科普信息網

全球觀熱點:“圍爐煮茶”圍出新時尚

發布時間:2023-02-23 13:46:03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紅燁 攝


【資料圖】

日前,“圍爐煮茶”沖上熱搜,燃爆朋友圈,成為時尚新名詞。筆者也感到好奇,“圍爐煮茶”不過是自己和朋友們最平常的茶文化活動,咋就讓年輕人“圍”出休閑社交新時尚來了呢?

媒體稱,“圍爐煮茶”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又叫糊米烤茶)。可歷史學家早就從元代畫家趙原繪、收錄于清代松泉老人《墨緣匯觀錄》中發現,它在唐代已是一項在文人圈很普遍的茶事活動了。人們似乎更愿意把它當作“云南特產”。

沒錯,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數人家至今保留著火塘取暖的習慣。也正是因為有24小時處于燃燒狀態的火塘,他們在燒水、煮飯之余,就可以隨時支上烤架,把韭菜、豆腐、餌塊、洋芋等隨手可得的食材烤來解饞,這期間自然不能少的就是上一壺烤茶了。在傳承“火塘食文化”的同時,逐漸加入中式茶文化元素,于是圍坐火塘邊烤茶烤美食的日常,便成了時下的時尚流行元素。這或許是今年春節,人們紛紛開啟彩云之南旅行的原因之一了。

說起來,被茶友們任性推陳出新的“圍爐煮茶”,已經有了明顯的南北差異。只見那南方茶友,無不把茶爐置于戶外,暖陽高照,空氣清明,大家圍爐而坐,聞著烤架上的栗子、花生、紅棗、桂圓、餌塊等香味,聽著茶水在壺中歡唱,茶未入口,人已自醉。瞧那北方茶友,冰天雪地雖不能置爐戶外,卻也能享受室內圍爐之樂。春節期間,筆者特意到京郊農家體驗北方版“圍爐煮茶”,看著那因人訂制的茶湯在壺中勁舞,感受著暖爐的熱情,渴了喝茶湯,餓了就吃爐上的烤紅棗、烤紅薯、烤花生,一坐一下午,意猶未盡。

圍爐煮茶,如果你有足夠自信的茶技,就可以玩出茶范兒。

一是從烤茶做起。壺置爐上,倒入適量茶葉,用茶夾輕輕攪拌,當聞到茶香時,添加開水,煮茶過程中,按需要加入陳皮、紅棗、枸杞等。建議煮茶以熟普、大紅袍、白茶、紅茶為宜。如果爐子足夠大,就可煮出滿足在座友人不同需求的茶湯。

二是煮水時,將橘子洗凈,取出橘瓣置于烤爐上,再用茶針將半個橘皮扎幾個眼,置于爐上,然后倒入適量茶葉,輕輕攪拌,待聞到橘皮和茶葉散發的混合香時,將其置于壺口,慢倒開水,水流經茶、橘皮,便成了橘香茶湯。

三是現制奶茶。將適量茶葉(建議用紅茶)和白糖倒入壺中,不斷攪拌,待白糖熔化變成褐色后加入開水,煮沸后加入牛奶,攪拌均勻,再次煮沸即可得一壺奶香茶香四溢的焦糖奶茶……

如果你是茶技小白,只是單純喜歡“圍爐煮茶”的意境,別急,茶人早已為你定制好了可以輕松上手的茶品,比如“中國茶茶行十佳匠心茶人”楊加龍用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及云南熟普配伍的“養生調味茶”,足可滿足你“圍爐煮茶”的心愿。當這款茶到手時,筆者用蓋碗沖泡,得出了品質一般的結論,不料去茶友家小聚時,茶友用涼水直接煮出來的茶湯卻驚艷四座,才恍然大悟制茶者在茶包上認真地寫著,這是一款“既能沖泡又能燉煮”的茶品。

當然,圍爐煮茶過程中,隨著你的茶技和茶知識的提高,更多的樂趣會被你品咂出來,如此意味深長的社交活動怎能不受現代年輕人青睞呢?

不過,圍爐煮茶,不論是南方版還是北方版,都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爐在室內,一定要具備相應的通風條件,同時要做好防火。也別以為爐置戶外就安全了,爐中炭火處理不當,還會引起火情……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副編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委員)

標簽: 的原因之一 推陳出新 恍然大悟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