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重點聚焦!互花米草:打不死的“小強”

發布時間:2023-03-07 10:46:33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圖為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飛鸞鎮互花米草整治現場。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近日,我國啟動互花米草防治專項行動,力爭到2025年全國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達到90%以上。那么,名字很詩意的互花米草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該如何治理?


【資料圖】

看似柔軟根系發達,扎入地下深度超1米

互花米草原產于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但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使它的分布范圍不斷被擴大。出于對海岸保護目的,在1979年互花米草首次被引入中國,隨后在我國沿海各省市被廣泛推廣種植。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的生態和經濟效益,但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作為我國濱海濕地主要的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對濱海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威脅。

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這種草看似柔軟,卻不簡單。它有發達的根系,能扎入地下1米多深。莖稈挺直,又不缺乏韌性,可以伸長到2米多高,像極了手握鋼槍、身姿挺拔參加閱兵的女戰士,剛柔并濟。

作為一種典型的鹽生植物,互花米草的葉片細長似飄帶,上面布滿了能分泌鹽分的細孔,被稱為鹽腺。根部吸收的鹽分大多數都由鹽腺排出去,葉面上會出現白色粉狀的鹽霜。它的花序也比較長,最長能超過半米,上面有許多小穗,花粉黃色,跟高大的株型相比,花似乎不太惹眼,低調地開放著;而且隨著地理分布不同,花期也會不一樣,在北美下半年開花,在南美上半年開花,在新西蘭等地甚至不開花。

分布廣適應性強,各種土壤都能生存

互花米草適應性和抗逆性能力特別強,導致了它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較廣泛,從亞熱帶到溫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非常皮實,在各種土壤上都能生長,尤其在淤泥質海灘上生長的最好,而且比較容易扎堆,密集生長一片,形成浩浩蕩蕩、獨占一方的局面。

作為鹽生植物,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互花米草對鹽的適應性都比較強,抵抗鹽的能力也強。另外,它還具有十分發達的通氣組織,可以為地下部分輸送氧氣,能夠緩解水淹所導致的缺氧。所以,互花米草能夠忍受每天潮漲潮落以及潮水淹沒長達6個小時,還不影響正常生長。

互花米草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強。種子成熟時,每穗粒數可達600多粒,每平方米能收獲幾百萬粒種子,真是一座強大的種子庫。成熟的種子隨風浪、海潮四處漂流,一旦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就能萌芽生根,接下來通過根狀莖繁殖,迅速擴散開來,形成一片“草的海洋”。

然而,互花米草旺盛的生命力也成了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在破壞性方面表現更顯著。一方面,破壞了近海生物的棲息環境,影響了灘涂養殖,導致大片紅樹林消失,威脅到海岸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影響海水交換能力,致使水質下降,誘發赤潮,甚至堵塞航道,耽誤船只出港。截至2008年,在中國尚未發現本地天敵和其他制約因子能夠控制互花米草種群的迅速增長和擴散。由此,互花米草變成了入侵性比較強的“有害雜草”,被列入世界最危險的100種入侵種名單。

多措并舉降低破壞,合理開發變廢為寶

為了有效遏制互花米草進一步入侵和擴散,近年來我國采取一系列措施,挽救或降低其所產生的破壞及惡劣影響。較小的區域范圍可使用塑料薄膜使其窒息死亡,秧苗或幼株可以采用挖除的方法;此外,還有埋葬、反復焚燒、蒸汽處理等方法。雖然消滅率達到90%,但這些人工及機械清除的效率比較低,成本也高于使用除草劑。而且,除草劑通常只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對于灘涂中的種子和根系效果較差,如要完全清除,只能反復噴施。目前來看,生物防治(如光蟬)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方法,有利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另外一條有效途徑是充分開發利用互花米草。研究發現,互花米草提取物富含黃酮、皂苷、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質和鋅、硒等14種必需微量元素及礦物質,所以互花米草又被稱為生物礦質液。科學研究證明,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生物礦質液(濃)和生物礦質水(淡)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目前,互花米草提取物開發成的新型飲料已經獲得相關部門批文,有望實現“變廢為寶”。

(作者系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標簽: 互花米草 鹽生植物 變廢為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