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普時報訊(記者吳桐)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認為,果蠅暴露于臭氧污染環境中,可能會影響它在空氣中傳播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表明人類活動可能已對昆蟲種群構成威脅。
在許多國家,昆蟲數量已下降,有些物種面臨滅絕風險。許多昆蟲使用信息素交流,這是一種釋放到空氣中的化學信號,對于求偶尤為重要。雌性蝴蝶和蛾子都會使用信息素遠距離吸引雄性。目前還不清楚工業排放產生的這種近地面臭氧,是如何與這些化學信號發生反應的。
論文作者介紹說,將雄性果蠅暴露在高水平的臭氧環境中,會使它們產生的信息素降解。雌性果蠅對雄性果蠅不感興趣,對求偶行為響應慢得多。在臭氧環境中,還觀察到雄性果蠅向同性求偶,論文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在沒有這些化學信號時,雄性果蠅未能區分其他雄性與雌性所導致的誤判。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