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當數學邂逅詩 理性也能呈現浪漫的美

發布時間:2023-03-25 22:42:10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數學,給人的感覺是嚴謹、理性,而詩詞,往往代表著浪漫和感性。當數學邂逅詩,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資料圖】

數學與詩早在我國古代便已有了交集,唐詩中有許多是以數字入詩的,如《唐詩三百首》中,數字入詩的就高達130余首,幾乎占了總數的一半。其中,比較簡單且有名的便是北宋理學家邵雍的一首《山村詠懷》: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詩人用小朋友數數的方式,通過列錦的表現手法將一幅山村畫卷徐徐展開,通俗易懂又充滿童趣。只20個字的小詩便用盡了數字一到十,卻并不顯得突兀奇怪,反而為這幅田園風光圖增添了一番趣味。

除了數字入詩,我國古代還有另外一種將數學與詩結合的形式,那便是用詩算數。宋代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曾畫過一幅《百鳥歸巢圖》,明代的倫文敘為這幅畫配詩,借鳥說人: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

這其實是一首四則混合運算詩,列出的算式為:1+1+3×4+5×6+7×8=100,總數是一百,正好符合《百鳥歸巢圖》中鳥的數目,同時又暗含對封建社會黑暗腐朽的諷刺,由此可見作者的構思之精妙。

除此之外,數學與詩的邂逅還在于一些有趣的相似。數學中有這樣一類算式:

12×231=132×2112×462=264×21

13×341=143×3113×682=286×31

在這些式子中,把數字顛倒等式仍然成立,就如同一首鏡面詩,這就是數學中的回文。而詩中則更是少不了回文。提起回文詩,蘇軾的《題金山寺》可謂巔峰之作: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其詩倒讀為: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如此,不知是數學算式像詩,還是詩像算式了。數學與詩的邂逅,還在于許多方面。

數學與詩歌都遵循一定的理論范式。譬如,公理系統是數學的重要根基,相應地,古詩中的律詩、絕句、詞、曲等也都有一定的格式。

在數學中,函數的奇偶性、平面幾何的對稱等都涉及對稱性,而古詩中的對仗和互文見義也是某種對稱性的體現。

數學與詩在許多方面都有著相通性,兩者的邂逅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是美產生的源泉。它們看似是兩極,但卻在靈魂上有著共通性。我們通過發現和研究來探索數學與詩之間的“化學反應”,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架起一座瑰麗的橋梁。

(作者系華中農業大學沈婧芳名師工作室成員)

知識小課堂

列錦:又稱列詞,就是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像,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

回文:回文是一種語法,把相同的詞匯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回環的情趣,也叫回環。

互文見義:互文見義是一種修辭手法,它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比如: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說:A和C都有B和D。如“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耳濡目染、神出鬼沒、東征西討”等都采用了這種修辭手法。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