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熱點評!畢加索:從不用風格鎖定自己

發布時間:2023-04-15 09:56:05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西班牙舉行的畢加索畫作沉浸式藝術展 視覺中國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8日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逝世50周年的紀念日。他被譽為天才藝術家,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活著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也是作品極其昂貴的畫家之一。

童年成為一生的創作源泉

畢加索在充滿母愛的大家庭里長大,女性的細膩、美麗的手工藝品,都讓他深深著迷。長大之后一直延續到60多歲,畢加索的靜物版畫和素描里都在反復使用刺繡般的渦旋紋、葉狀紋圖案,這些都可以從他姨媽制作的帽子裝飾物中找到根源。7歲時,畢加索經常借姑姑的剪刀來制作剪紙,剪出動物、花卉、奇異的花環、成群的人物。開始是自娛自樂,后來,他為表妹們剪小狗小雞,還把姑姑家公雞的一條腿拴住,當他的模特。童年的這些游戲讓畢加索獲益匪淺,最具有創造性的應用是1912年用于立體主義的紙貼畫和紙雕塑。20世紀50年代,他還剪過公牛,并放大制作成金屬的藝術品。

畢加索的父親是一個藝術老師,但成就不高、薪水微薄。父親癡迷于斗牛,當兒子剛剛學會走路時,就被帶到斗牛場。畢加索很小時就開始畫斗牛士的素描,對斗牛的熱愛持續了80年。他的朋友曾說:“斗牛士是他的同類,斗牛場就是他的家。”

畢加索的母親曾回憶說,畢加索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兒語鉛筆的發音。如果給他一支鉛筆,他就能畫一個螺旋,代表一種蝸牛形狀的炸果餅。畢加索自己也記得,當別的小孩在樹蔭下玩耍時,他喜歡在土上畫畫。在跟表兄妹一起玩的時候,他就會問,你們想要我畫什么呀?一個表妹讓他畫一頭驢子,他會從脊柱開始畫;另一個表妹會讓他再畫一幅,但這一次他卻從耳朵開始畫。就這樣不停地畫,直到筋疲力盡。他可以從任何一個起點開始工作,但是結束時卻能表現出連貫統一的形狀。

用勤奮來訓練大腦和雙手

畢加索10歲時,被認為是一個壞學生。因為他不怎么喜歡上課,而且還會搞一些惡作劇,因此有時候會被老師關到一間單獨的小屋子里。他帶著一個速寫本坐在板凳上,不停地畫畫,他說“我能永遠待在那里一直畫下去”。

11歲時,畢加索被藝術學校錄取,很多學生不喜歡臨摹石膏模型,也不喜歡機械的繪畫訓練,但他卻從不厭倦。成年后,他曾自豪地讓朋友們看他十一二歲時的畫作,那些明暗對比都顯示出了高度的精確性。畢加索自夸說:“十二歲時,我就已經畫得如同拉斐爾了。”但從留存下來的早期畫作看,畢加索并非一開始就畫得很好,而是有一個大量的、高度專注的繪畫訓練過程。他能在素描訓練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畢加索精湛的水平不僅有賴于他的才華,更有賴于他為之付出的艱辛努力。正如他所言:“你不可能掌握一種藝術而不付出艱苦的工作,要通過勤奮來訓練手法和大腦的雙重機敏?!?/p>

創新來自突破窠臼

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藝術的創新來自勇于突破窠臼。畢加索從來不會年復一年鎖定在一種風格、一種視野、一種技巧上,他的風格從不固定,而是不斷轉變。

畢加索16歲時在馬德里學習,白天進行8個小時臨摹和研究,晚上又花3個小時進行人體寫生。假期時去郊區畫畫,空氣和光的變化給予了他新的靈感、新的藝術視角,跟博物館里的感受完全不同。他和朋友還在大街上、咖啡館、音樂會、劇場、斗牛場等地方畫畫,描繪更復雜的場景。有一次在街頭畫示威游行,鉛筆還被示威者折斷了。

畢加索曾語出驚人地說:“在藝術上,一個人必須殺死他的父親。”意思是說,要擺脫長輩和權威的限制。17歲時,他得了一場猩紅熱,痊愈之后,他畫了一張自畫像——自信、強壯有力、長出了八字胡。無論是在藝術還是身體上,他都有一種新生的感覺。他不再使用來自父親家族的名字“魯伊斯”,而是開始使用“畢加索”來簽名。這種挑戰式的行為,象征著他決心創造出全新的道路。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閱讀推廣人)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