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通訊!我國首顆降水星上崗了

發布時間:2023-04-16 13:44:09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4月16日9時36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三號G星(風云三號G星即風云三號07星),作為風云衛星家族中的第20星,風云三號G星在國際上首次采用雙頻主動降水測量雷達與被動微波、光學遙感相結合的綜合探測,實現了降水測量從“被動看”到“主動探”的跨越,進一步提高了我國氣象綜合觀測能力。這顆衛星到底都有哪些“獨門絕技”?帶您一探究竟。

雙頻段、高精度,讓降水無處遁形

降水是全球水循環中的重要過程,降水量多少和降水在時間與空間分布的變化會極大地影響人們生活。據統計,全球臺風有三分之一左右產生于北太平洋西部,而我國正處于北太平洋西部臺風活動帶上,近年來,臺風暴雨內澇成為我國部分城市面臨的重要災害之一,給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關于降水資料的獲取,傳統上主要通過雨量計、地基雷達等手段,但由于地面設備配置數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難以獲取大范圍高空間分辨率的地面降水信息。風云三號G星搭載了我國首套“空中雨量計”——星載Ku、Ka雙頻降水測量雷達,具備自上而下獲取三維結構信息的能力,就如同對大氣降水進行“CT”掃描,可獲取更精細的降水三維結構信息。

多體制、主被動,將測量做到極致

為了進一步提升對臺風、暴雨等災害性降水的高精度觀測,風云三號G星瞄準了“高探測靈敏度、高探測精度、多體制聯合探測”的發展方向。它就像一只高靈敏、高精度的千里眼,獲取臺風內部溫濕結構、臺風強度、臺風影響區雨強等相關關鍵信息,預測臺風未來發展情況,對臺風暴雨“精確把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