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天天快播報】血壓監測,您真的會嗎?

發布時間:2023-05-16 11:47:51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每年的5月17日,被定為世界高血壓日。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18歲成人高血壓加權患病率為27.5%,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壓患病率上升趨勢更明顯。日前,2023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更新要點,那么到底哪些人群需要關注自己的血壓?目前診斷高血壓的血壓監測方式有哪些?選擇的測量標準和診斷評估又是否存在誤區呢?

我也是高血壓高危人群嗎?


【資料圖】

那么,什么是高血壓高危人群呢?事實上,對于已經在“警戒區”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血壓監測。針對這些人群,如果收縮壓在120-139mmHg之間,舒張壓在80-89mmHg之間,兩者滿足一項,或同時具備;

此外,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即BMI指數大于或等于24kg/m2(BMI=(體重/身高的平方),腹型肥胖人群尤其需要注意(男性腰圍大于85cm,女性腰圍大于80cm);

如果擁有高血壓家族史,主要看一、二級親屬。這里的一級親屬指一個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其基因相同的可能性為二分之一。二級親屬指一個人和他的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基因相同的可能性為四分之一。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這些人群是否有高血壓病史;

此外,長期過量飲酒(每天飲白酒大于100毫升及以上,且飲酒次數在每周4次以上),長期高鹽飲食,年齡偏大,女性大于65歲,男性大于55歲;患有高血糖、高脂血、頸動脈粥樣斑塊,或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大于等于0.9毫米的人群,我們把具備以上一項及以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判定為高血壓高危人群,都是需要定期監測血壓。

那么哪些人群是需要正常監測血壓的人群呢?18歲及以上成人至少每年測量1次血壓來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其次,醫療機構對35歲以上首診居民也會進行血壓監測。當然,有高血壓相關臨床癥狀人群需要遵醫囑開展血壓監測。

此外針對目前高血壓年輕化的趨勢,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年輕就忽略對自己血壓的監測;中青年高血壓多表現為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不要覺得光舒張期高血壓沒有關系,其與心血管風險密切相關;特別要提醒的是當年輕人發現血壓升高,首先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性。

診室內外血壓測量有大講究!

在臨床和人群防治中,血壓測量主要采用診室血壓和診室外血壓測量,其中后者包括動態血壓監測和家庭血壓監測,在臨床中,光靠診室血壓測量是不能完全監測和診斷評估高血壓患者的,這時候我們還需要依賴診室外血壓。

什么是診室血壓呢?診室血壓是由醫護人員在標準條件下按統一規范測量,是目前診斷高血壓、對血壓水平分級以及觀察療效的常用方法。看似一個簡單的血壓測量,其實也是有講究的。被測量者需要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才能開始測量坐位血壓,上臂應置于心臟同一水平。很多患者都喜歡用傳統的水銀血壓計來測量,其實指南推薦的是驗證過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水銀血壓計將逐步被淘汰。

一般標準規格的血壓計袖帶可以適用大部分測量者,但是如果遇到肥胖或者臂圍>32cm也可以應用大規格氣囊袖帶。我們一般會測量2次血壓,中間間隔1-2分鐘,若兩次收縮壓或舒張壓差別≤5mmHg,則取兩次血壓的平均值,反之,如果差別>5mmHg就要再次測量,取3次測量的平均值。

如果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還需要在改變為站立位1分鐘和3分鐘時測量。

那什么是診室外血壓呢?準確的診室外血壓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動態血壓監測,其所用的設備必須經過國際標準方案認證并定期校準。通常白天每15-20分鐘測量1次,晚上睡眠期間每30分鐘測量1次,同時確保整個24小時期間血壓的有效監測,至少每小時要有一次血壓數據,白天血壓讀數≥20個,夜間血壓讀數≥7個,有效血壓讀數達到總監測次數的80%以上才算是有效的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當然這些在醫院檢查時,醫務人員一般都會把關。

診室外血壓的另外一種是家庭血壓監測。這種監測方法主要是由家庭成員協助完成,一般使用經過國際標準方案認證的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這種不推薦腕式血壓計、手指血壓計、水銀血壓計。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每年至少1次進行校準。

對于初診高血壓或血壓不穩定的患者,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量2-3遍,取平均值;連續家庭血壓測量7天后,取后6天的血壓平均值。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標者,可以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早上起床后,服用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家庭自測血壓還需要詳細記錄每次測量的日期、時間以及血壓值,而不只是平均值,以便給醫生提供完整的血壓記錄。值得注意的是精神高度焦慮患者不建議家庭自測血壓。

應該如何看待“特殊類型高血壓”?

2023年指南更新根據不同的血壓監測方式所對應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仍保持不變。但同時特別提出診室外血壓測量在監測血壓和高血壓診斷評估中具有更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對于白大衣高血壓、隱蔽性高血壓、清晨高血壓和夜間高血壓的發現和診斷,白大衣高血壓是指有些患者在醫生診室測量血壓時血壓升高,但在家中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監測時血壓正常,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家里不高,醫院高”。而隱蔽性高血壓則正好相反,是指患者在診室里測量血壓都正常,但是回家自測血壓和/或動態血壓監測升高即“醫院不高,家里高”。清晨高血壓則是指清晨時間段的家庭自測血壓和/或動態血壓監測升高,可以理解為“一天24小時就清晨那段時間高”。那么夜間高血壓呢?由于夜間都在睡眠狀態,只有通過動態血壓監測才能發現這個時段的血壓升高了,即“白天不高、夜間高”。上述四種特殊類型的高血壓往往是我們臨床上容易忽略的表型。只有通過診室內和診室外血壓監測相結合的方式,才能更科學和精準地捕捉到血壓出現升高的跡象,從而對高血壓進行明確的診斷。聽完筆者的介紹,您是否對血壓監測的要點有了重新的認識了呢?

標簽:

上一篇:一列“血液火車”的奇幻旅程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