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7月4日,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強調,預計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華北黃淮階段性高溫明顯。同時,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個熱帶氣旋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2個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華南或東南沿海。
氣溫方面,預計5—7日,華北東部、汾渭平原及河南北部、山東北部將有35—38℃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可達39—41℃。8-9日,華北南部、汾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還將有明顯高溫天氣。此外,6—7日和11—13日,江南南部、華南地區也將有35—37℃的高溫。
降水方面,預計未來10天,主要降雨區位于黃淮、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西藏東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一般有50—90毫米,部分地區有100—15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主要過程出現在6—8日和10—13日;另外,明天,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多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有40—80毫米、局部100毫米左右;上述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7成。松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游可能有較重汛情。
根據7月氣候趨勢預測,賈小龍建議:一是防范強降水、強對流及次生災害。東北、華東中部和北部、華中、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部、新疆西南部階段性強降水可能引發城市內澇、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強對流天氣災害風險較高,松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游可能有較重汛情。建議有關部門做好防汛、防雷、防雹工作,加強隱患點巡查排查,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工程建設、交通運輸、電力供應等方面做好防范應對措施。
二是防范華北黃淮等地高溫的不利影響。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華東北部、華中北部、西南東部、新疆等地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建議做好防暑降溫、電力調度、戶外施工安全保障等應對措施,特別要注意保護戶外工作者、體弱者的身體健康,防范高溫危害。7月起正值暑期,公眾戶外出游需求增多,建議關注兒童涉水安全教育,謹防溺水事件發生。
三是華南和東南沿海注意防范熱帶氣旋的不利影響。
四是防范華北等地氣象干旱。華北、西北地區中北部、新疆北部氣象干旱發展可能性大,建議抓住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做好塘壩、水庫蓄水工作。
五是防范森林草原火險。內蒙古中西部、華北、新疆東部等地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高,建議做好防御工作和應對措施準備。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