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泥炭蘚群落。
動畫片《海綿寶寶》,講述了生活在太平洋海底黃色長方形海綿的故事。在苔蘚植物中也存在這樣一類可愛的“海綿寶寶”,它便是泥炭蘚。
泥炭蘚是泥炭蘚屬植物的統稱,園藝商品名為水苔,能快速吸收和儲存大量水分,因此具有超強的吸水儲水生態功能。
(相關資料圖)
分布廣,面積不大且有退化趨勢
濕地是多數泥炭蘚物種的主要棲息地,高海拔的云霧林也為泥炭蘚的生活提供場所。泥炭蘚沼澤是由泥炭蘚屬植物為絕對優勢種所組成的群落,泥炭蘚的蓋度為100%,有的形成高出地表的蘚丘,伴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在我國,大小興安嶺、江西西山、四川峨眉山、云貴高原等地,均有泥炭蘚沼澤的分布,雖然分布廣,但面積不大且有退化趨勢。
泥炭蘚屬植物的生長,能夠維持泥炭蘚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因此泥炭蘚沼澤保護開始引起人們關注。例如,2013年建立的貴州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就是以原生性泥炭蘚沼澤濕地生物資源、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
目前,全球約有250—450種泥炭蘚。2022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收錄我國泥炭蘚屬47種。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主場宣傳活動中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其中假泥炭蘚列為易危等級,闊邊泥炭蘚列為近危等級,擬尖葉泥炭蘚等31種(亞種)列為略需關注等級。此外,還有截葉泥炭蘚等14種數據不足,因此我國泥炭蘚生物學研究仍然比較薄弱。
吸水能力強,可達自身重量18倍
泥炭蘚的吸水能力有多強?試驗結果表明,10棵長度10—20厘米不等的泥炭蘚,干重為4克,飽和吸水量67.5克,平均下來一棵泥炭蘚約吸水6.75克。一瓶普通瓶裝的礦泉水約550毫升,只需要80余棵泥炭蘚就可以輕松吸收。
選擇一小塊自然狀態下泥炭蘚群落稱重,飽和吸水量812.39克,泥炭蘚干重45克,泥炭蘚群落吸水量可達自身重的18倍。
泥炭蘚植物體粗細、強枝和弱枝的大小和數量,葉間、枝間和植物體間空隙,葉片中透明細胞的形狀、大小和數量,決定著其吸收和儲存的水量,因此,不同物種的泥炭蘚,吸水儲水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
“蓄水庫”,持水量可達2000%
植物殘體沉積可形成泥炭,根據植物不同可分為草本泥炭、木本泥炭和蘚類泥炭。泥炭蘚正常生長高度能達到20—30厘米,基部的植物體逐漸死亡堆積,在氣候、地質地貌和水文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會形成泥炭蘚泥炭,這便是重要的一種蘚類泥炭。
泥炭的孔原度大,呈海綿狀,同樣具有強大的持水能力。草本泥炭的持水量一般為300%—600%,而泥炭蘚泥炭的持水量驚人,可達2000%,故涵蓄有大量水資源。
泥炭蘚及泥炭蘚泥炭資源被賦予“超級海綿”“蓄水庫”的美名,確實是實至名歸。
(作者系中國植物學會苔蘚專業委員會委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