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經過“唐煮、宋點、明清泡”之后,似乎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是,便有心心念念的茶人要扒拉茶界“第一”那些事兒。
第一部茶書
(資料圖)
第一部茶書當屬陸羽的《茶經》。據說,陸羽20多歲時就有了撰寫一部茶葉專著的念頭,后歷經30年完成《茶經》,填補了全球第一部茶葉專著空白。
《茶經》共7000多字,分為上、中、下三卷,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共十章,詳細介紹了其生產、源流、現狀、制茶技術和要求,以及飲茶藝術、茶道原理等。內容豐富翔實,雖然字數相比當今動輒幾十萬字的大部頭專著顯得少了些,但它一經問世便轟動全球,更有史書提及“以千匹良馬換一本好書,即《茶經》”。史學家認為,此書成于公元760―780年間,成名于774年以后。
這比歐洲第一本提到茶飲的書《航海與旅行》(出版于1559年,作者奇安姆巴提斯塔·拉繆西歐)早了幾百年,說明歐洲人時隔幾百年才有幸接觸到中國茶,且還僅限于王室成員。
第一艘走出國門的茶船
1610年,第一艘滿載中國茶葉的船漂洋過海,抵達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從此掀起飲茶熱,并逐漸變成一個有茶癮的國家。
幾年內,荷蘭著名醫生邦特庫為公眾的健康以每天200杯茶的速度開著處方。到165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已進口成千上萬噸茶葉,然后再出口到紐約等,從中賺取大筆利潤。同時購銷茶葉和茶具,特別是瓷具,幾乎成了荷蘭的“富礦”。
第一個茶葉廣告
在那個招徠顧客僅限于在店鋪門上掛個“茶”字招牌的年代,第一個茶葉廣告居然在當時還不產茶的英國產生了。
據資料記載,飲茶始于17世紀中期的英國人,剛開始是把中國茶作為一種“藥”來消費的,后來才開始普及成一種飲料。1657年,一位名叫嘉拉惠的咖啡店老板改店為茶館,并發出了一個廣告:“可治百病的特效藥——茶!頭痛、結石、水腫、瞌睡的萬靈藥!”此廣告被人們認為不僅僅是英國第一個茶葉廣告,而且還是世界上的第一個茶葉廣告。
第一個茶葉拍賣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國還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茶葉拍賣市場。茶葉拍賣是當時世界茶葉貿易的主要趨勢,通過拍賣進行交易的茶葉占世界茶葉交易總量的70%左右。1679年3月11日,壟斷世界茶葉貿易的東印度公司首次組織了倫敦茶葉拍賣會。直到1997年,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茶葉拍賣市場才宣告停業。
第一幅茶畫
1667年,歐洲一個名叫阿塔納斯·基歇爾的繪制出了第一幅茶畫。據專家考證,這幅畫上展示的茶樹,竟然是我國云南南部的大葉茶樹,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幅大葉種喬木形茶樹圖。此圖收錄于1677年意大利羅馬出版的《圖說中國》。
這足以證明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茶故鄉。世界上最早的茶樹發源于云南,在這里,不僅保存的古茶樹數量最多,而且茶樹品種也最多。同時,中國還是最早開始人工栽培和加工利用茶的國家。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副編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委員)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