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注意防范!明天我國北方最大范圍沙塵天氣來襲

4月2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受蒙古氣旋和地面冷鋒影響,明天,...

流腦并非少兒“專利”

流腦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化膿性腦...

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有最高年齡限制嗎?權威解答來了

以下幾個關于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幾個常見問題,大家是否已經...

國產“硬核”裝備護航神十三回家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

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完成繞飛和前向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李國利、楊曉敏)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為何這里是生命演化閃耀之地——記加拉帕戈斯群島(上)

加島嘲鶇提到生命演化,就不能不提達爾文和《物種起源》,這本書的...

鯨魚擱淺,聲吶噪音或成“催命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海洋的郵輪、貨船明顯減少了,安靜的大西洋吸...

居家隔離,收好這份食物采購指南

疫情防控,已成生活常態,人們幾乎都有過居家防疫或儲存食物的經歷...

學會三種人格轉換,讓親子關系更親密

大耳叔叔您好!昨天,我又跟長途汽車司機的繼父吵架了。原因是我買...

“植物界的大熊貓”蘇鐵完整基因組圖譜發布 可免費下載使用

近日,科學家完成蘇鐵基因組解析工作,發布蘇鐵完整基因組圖譜,這...

回溯“太空出差”183天精彩瞬間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乘著春風,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

研究證實:老年癡呆癥或源于腦小膠質細胞糖代謝紊亂

中國科普網訊(記者陳杰)4月19日,記者從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軍事...

國際首顆!我國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

北京時間4月16日2點16分,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在我國山西太原衛星發射...

惠聚東城 綻放京彩

消費者在體驗冰蹴球運動。周維海攝商家現場直播帶貨。周維海攝4月18...

探測引力波“獵場”已轉移到太空 研究人員發現找引力波新方法

引力波是大質量天體爆炸、旋轉或合并等事件引發的時空漣漪。2015年...

距地130億光年超大質量黑洞祖先“現身”

美國科學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撰文指出,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

小行星撞擊地球 人類將面臨這些災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太陽系中,有2個圍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環繞帶,...

“三輛車”跨區穿梭 上海奉賢架起居民就醫配藥綠色通道

3月以來,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涌。為妥善解決區域封控狀態下市民...

點對點個性化服務 吉林為企業紓困解難

4月13日上午,博世汽車部件(長春)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戴著口罩對機器...

新機器人系統助外科醫生遠程治療中風

通過修改后的操縱桿,外科醫生可以控制另一家醫院的機械臂對患者進...

“移動優先”催生亞洲初創企業興起

微軟公司稱,超級應用(App)正在亞洲“真正蓬勃發展”,是該地區“...

西屯脊椎動物群“添丁” 云南曲靖發現真盔甲魚類碩大西屯魚

中國科普網訊(記者陳杰)4月1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獲悉,...

首戰告捷!長三乙火箭將中星6D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

4月15日20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以下簡稱一院)長征三號乙...

神舟十三號返回 這套搜救信息系統為航天員保駕護航

科普時報記者陳杰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

科幻史中的人工智能

《我,機器人》,[美]艾·阿西莫夫著《人工智能》電影海報我們所...

走進科學 放飛夢想 翱翔九天

4月17日,小朋友在進行無人機飛行體驗。當日,寧夏銀川興慶區麗景街...

甘肅肅北:春日雪山秘境

這是肅北縣黨城灣鎮境內的雪山風光(4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這是...

從“一卷在手”到“一屏萬卷” 線上讀書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讀者在圖書館讀電子書。圖片來源于網絡古...

開辟水稻育種新途徑

李家洋團隊成員在實驗室里檢查水稻長勢。按計劃,今年9月,在北京試...

既是還原,又是預言

《傳染病》電影海報《傳染病》這部電影在2011年上映時,曾經遭遇群...

重慶舉辦穿越山脊科普活動

4月17日,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在地質專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對銅鑼山...

當美麗邂逅書香——海口云洞圖書館

4月15日拍攝的海口云洞圖書館外景。4月16日拍攝的市民在海口云洞圖...

“后冬奧時代”,冬奧場館如何繼續發光發熱?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繼閉幕,冬奧場館的后續利用成為...

動態清零”是當下中國抗疫的最佳選擇

4月16日,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幫助患者通過手機查詢核酸檢測結果。當...

滿船清夢壓星河 賞云南撫仙湖壯美星軌

在撫仙湖四面山峰拍攝到的星空。近日,攝影師在云南撫仙湖四面山峰...

共建共治共享!北京:文明游園最美

科普時報記者胡利娟隨著春花觀賞季的到來,北京市公園游客量迎來峰...

神舟十三號返航 中國科技館舉辦主題教育活動

科普時報記者陳杰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標志...

“網紅”減肥藥到底暗含多少風險?

視覺中國供圖□本報記者 趙麗□本報實習生陳力嘉濃重的黑眼圈,蠟...

甲狀腺癌為何“重女輕男”

視覺中國供圖甲狀腺癌為何“重女輕男”——關注常見多發腫瘤防治系...

日常控糖中醫有招 生活中如何預防糖尿病?

視覺中國供圖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通訊員胡嘉鴻明明很小心...

電子“慧眼”為飛船平安回家提供保障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居家隔離,收好這份指南

視覺中國供圖疫情防控,已成生活常態,人們幾乎都有過居家防疫或儲...

常吃辣椒減輕血管鈣化

視覺中國供圖□孫琛科普時報記者龍躍梅常吃辣椒能有效減輕血管鈣化...

世界嗓音日:保護好我們的第二張“臉”

視覺中國供圖嗓音被認為是我們的第二張“臉”,需用心保護,才能讓...

春筍,藥食同源正當時

視覺中國供圖筍,是竹子初從土里長出的嫩芽,《爾雅》中稱其為“竹...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