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貓主子有多厲害?家貓或能記住自己朋友的名字

日本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家貓或許能記住自己朋友的名字。...

研究發現:環境溫度上升對全球居民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大多數關注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影響的研究,都集中在極端天氣事件如...

我國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保護率提高74%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加強珍稀瀕...

專家釋疑:為什么在封控期間必須要堅持“足不出戶”?

視覺中國供圖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董兆瑞)為什么在封控期間必須要堅...

一天就可以建成! 3D打印核酸檢測亭在南京啟用

視覺中國供圖一天就可以建成!3D打印核酸檢測亭在南京啟用3D打印如...

學齡兒童怎么吃?新版中國學齡兒童平衡膳食寶塔來了

視覺中國供圖中新財經5月21日電21日,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中國學齡兒...

第一代誕生!內蒙古大青山野化放歸麋鹿種群成功繁衍

中國科普網訊(記者胡利娟)9只麋鹿幼崽日前陸續在內蒙古大青山國家...

氣候變化影響南極企鵝繁殖

科普時報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極地環境與全球變化...

新紀錄!浮空艇飛越巔峰

楊宇航科普時報記者楊雪“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5月12日攝)。新華...

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開啟新模式

科普時報記者陳杰當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城市面向未來塑造核心競...

一片葉,一千億

5月21日,春茶采摘已經結束,小滿節氣拉開夏忙的序幕。2022年“國際...

這項研究有“味道” 腸道微生物助你“重返青春”?

科普時報記者史詩(視覺中國供圖)最近,英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一個...

銀河系中心黑洞“露出真容”

科普時報記者陸成寬繼2019年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發布后,又一張...

腦脊液或可改善神經細胞功能

國際前沿科普時報訊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

科學“擼貓教程”:四大企業掌門人將聯袂進行量子科普直播

量子科技在公眾的眼中應該就像是那只“又死又活”的貓,捉摸不定而...

"云游”成為今年“中國旅游日”最熱關鍵詞

中國科普網訊(記者陳杰)5月19日,主題為“感悟中華文化享受美好旅...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

科技日報記者王健高?徐春燕?陳曉莉5月20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

青藏高原千年牦牛酸奶微生物奧秘獲揭示

法伊莎科技日報記者頡滿斌乳酸菌作為一種益生菌與人們的生活和健康...

再生生保系統:保障航天員長期駐留空間站

孫偉占康解放軍報記者安普忠王凌碩科研人員正在進行產品測試。孫偉...

旅行所到處 青春恰自來

1613年5月19日,26歲的徐霞客決定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從家鄉...

小滿未滿 妙在適度

按照傳統歷法算法,2022年5月21日早上9點22分25秒,太陽到達黃經60...

專家稱我國大型城市亟需建立中藥材戰略儲備庫

“在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中,本地特定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需求量急劇增...

我國成功發射3顆低軌通信試驗衛星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鄭偉杰5月20日18時3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

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成立

科技日報記者操秀英5月20日,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成立...

六部門:嚴厲打擊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

新華社記者王雨蕭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

體育總局辦公廳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 全國優秀體育科普作品名單的通知

體育總局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全國優秀體育科普作品名單...

“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數字地圖”正式上線

為提升全省科普能力,充分發揮科普示范基地普及和傳播科學文化的示...

2022貴州省科技活動周5月21日啟動

5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2年貴州省科技活動周...

8天直播強勢來襲,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首次大型聯合行動

你是否想知道,老化的樹皮、凋零的花朵、飄落的樹葉,如何為其定格...

新一代煤制油技術解決傳統鈷基催化劑產率不高等問題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研究員...

研究顯示:5.5億年前寒武紀大爆發致多樣性下降

據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17日在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

全球變暖會后果是什么?3億年前曾出現巨量碳排放

全球變暖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將面對怎樣的生存環境?...

柔性隱形眼鏡無需電池 能按需遞送青光眼藥物

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謝曦團隊研發了一種能無線感知眼壓...

頭戴式眼睛跟蹤技術讓自閉癥兒童玩得更自然

幾十年來,自閉癥研究一直依賴于實驗室研究或與臨床醫生面談收集的...

給宇宙中星系做“人口普查”?科學家提出新方法

5月17日,記者從湖南師范大學獲悉,該校袁尊理教授團隊日前和澳大利...

固碳減排有妙招:小小微藻能把二氧化碳“吃掉”

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如何能減少二氧化...

多彩課程助“雙減”

5月16日,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大賽巷小學學生在課后進行漢劇表演練...

“藏”在山洞里的博物館——中國光學歷史博物館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北方夜視科技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國營第二九八廠...

“吉祥鳥”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機成功首飛

5月17日,在江西景德鎮呂蒙機場,AC313A直升機在空中懸停。新華社記...

胡顯清和他的“古藤書畫屋”

5月16日,胡顯清(右)在“古藤書畫屋”向學生傳授繪畫和篆刻技藝。...

90%以上的昆蟲物種可實現對蟑螂的基因編輯

據16日《細胞報告方法》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C...

世界正處于干旱管理的“十字路口”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在肯尼亞馬薩比特,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

研究發現: 3億年前大氣二氧化碳和氧氣濃度與現代大體相當

視覺中國供圖科技日報訊(記者王健高通訊員信永華)5月15日,記者從...

這些“星知識”,你了解嗎?

立夏后,氣溫回升,天氣轉暖,夜晚觀星開始漸漸進入舒適的時節。恒...

月球上能種植嗎?最新研究稱擬南芥植株在月壤中生長速度較慢

研究者收集月壤中的擬南芥(圖源TylerJones)?!∈┢樟指?middot;自然供圖...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