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冬殘奧會舞臺背后隱藏著哪些秘密

發布時間:2022-03-05 20:48:4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caobo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 這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將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 新華社記者 吳壯 攝

高詩琪 本報記者 付毅飛 

3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用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展示了一場熱烈而盛大的“生命的綻放”。

鳥巢也在1個月內迎來了第三次“華麗變身”。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了解到,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地面舞臺依然由一院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所屬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民公司”)打造。絢麗的舞臺幕后隱藏著哪些秘密?我們來一探究竟。

“冰面”之下藏玄機

主升旗臺是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上重要的典禮設備,主要用于配合旗手升旗,合唱表演等儀式。其設計理念為“一方冰”,不僅要呈現出干凈澄澈、方方正正的冰質旗臺,還要襯托出國旗和會旗的莊嚴感與神圣感。

這座晶瑩透藍的升旗臺無疑讓人印象深刻,但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其實還暗藏玄機。

升旗臺在點亮后,表面呈現出冰狀紋理,完美契合了冬奧會的冰雪主題。這種表面材料可不簡單,它需要具備防滑、防凍、防火等功能,為此設計人員沒少做功課。

在結構可靠性方面,他們專門測試了國旗班戰士穿馬靴踏步的震動對固定表面裝飾層的影響。

在防滑適應性方面,他們將材料調整到不同的傾斜度,測試在自然重力下材料的防滑效果。同時結合冬季特點,在材料表面潑灑冰水混合物進行防滑測試。

針對防凍適應性,設計團隊將材料及其下側的支撐塊放入零下29攝氏度的冰柜里冷凍2小時,再讓2個成年人上去踩踏、蹦跳,測試其在低溫環境下的抗凍效果。

這么多苛刻的實驗只有一個目的,即保證所有的環節都萬無一失。

旗幟飄揚有門道

旗桿系統是升旗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門道也不少。

旗桿底部設計了可360°回轉的旋轉裝置,能根據風向變化實時調整旗幟飄揚方向,保證不纏繞、不打結,讓旗幟吹飄效果始終美觀。此外,微電腦自控裝置還能按照升旗奏樂的時間長短(如各國家國歌時長不同)自動調整升旗速度。

說到飄揚效果,最讓設計團隊頭疼的其實是殘奧會會旗。不同于常規旗幟,會旗沒有穿掛桿,在升起飄揚的過程中很容易卷曲纏繞,很難達到完美的展示效果。通過多輪論證及實驗,技術人員給會旗量身定制了起到配重作用的“隱形穿掛桿”,才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

另一個難題是如何讓旗幟以完美的角度迎風飛舞。設計團隊特意請來了一院專家,對鳥巢內的風場進行了精確測算,最后才設計出了完美的風機出風角度和風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奧會及冬殘奧會開閉幕式這4場儀式中,主升旗臺的旗桿數量每次都有調整。在設計之初,天民公司就采用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模塊化設計思路,整套系統可自由調整,旗桿的更換與旗臺復原工作在一天內就全部完成,有力保障了整個儀式的排演效率。

此外,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的800余名參演人員中,殘疾人占比達30%,為了方便他們的排練和演出,地面舞臺進行了多處坡道改造。

國家體育場表演場地共有5個出入口,在冬奧會開閉幕式期間,設置了5個坡度為1∶10的坡道。但這個坡度對于使用輪椅的運動員來說不夠安全。根據冬奧組委的要求,冬殘奧會開幕式時需要將其中4個坡道改造為1∶20的坡度,還需增加與側面環廊的連接坡道。開幕式上,各國體育代表團都要經由這些坡道走向主場地中央,接受歡呼和祝福。

另一處增加坡道的設施為位于體育場南側的主升旗臺。天民公司設計團隊根據場地條件,在東西兩側各增加了一條坡度為1∶12.8的坡道,坡道寬度5.2米,給冬殘奧會相關儀式提供了寬敞、平緩的通道。斜坡的結構與表面材料與升旗臺保持一致,達到渾然一體的視覺效果。

標簽: 旗幟飄揚 國家體育場 視覺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