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關上了一扇門,你能否打開一扇窗

發布時間:2022-03-13 08:16:43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3月5日,中國選手朱大慶(左)和引導員閆寒寒賽后慶祝。當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殘奧高山滑雪項目女子滑降(視障)比賽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 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將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 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在北京冬殘奧會的開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視障運動員李端,摸索著、嘗試著把火炬插入雪花臺中。“加油!加油!”一時間,加油聲響徹全場。當李端把火炬放上了雪花臺,也點燃了觀眾心中的火苗,照亮了整個天地。北京冬殘奧會讓我們看到了自強不息的運動員,也給我們啟迪。

用殘缺的身體活出精彩的人生

火炬手李端曾經是一名籃球運動員,18歲時因滅火器爆炸而失去了視力。禍不單行,李端20歲時,父親過世了。在父親的葬禮上,他發誓一定要把家撐起來,照顧好媽媽和弟弟,“我不能說不行,要行,要有目標!”此后,他開始學習盲文。因為他雙手布滿打球造成的老繭,老師擔心他很難摸出盲文。他不肯放棄,除了白天認真學習,晚上還繼續“摸”書復習。憑借著頑強的毅力,他只用了15天就掌握了盲文的讀寫,創下了盲校的紀錄。

后來,李端重啟運動生涯。因他打過籃球,具有腿長、彈跳力好的特點,主項就定為跳遠。他說,自己眼睛看不見的好處是更淡定,對手在賽場上的發揮對自己完全沒有影響。2004年,他成為世界上跳得最遠的全盲運動員。他給自己取過一個網名叫“李端后來有勇氣”,因為他喜歡《后來》和《勇氣》這兩首歌,其中兩句歌詞是“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我們都需要勇氣”。

和李端一樣,出現在冬殘奧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尋常的故事。這次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舞蹈藝術家、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帶著殘疾人演員用手語“唱”國歌,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邰麗華兩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和嗓音,后來努力學習了舞蹈和手語,從此徜徉在美妙的藝術世界。

不只是殘奧會的賽場,在各個領域都有殘障人士活出自己非凡的人生。歷史學家許倬云一出生就腿部有殘疾,直到8歲才能借助凳子移動。可是他說因為這種不幸,得到了生命獨特的禮物,“我從小就學會‘隨遇而安’,經常在椅子里一坐一兩個小時,直到家人把我抱到別的地方”。因為不能隨意移動,他特別靜得下心來讀書、做學問。

我們贊賞殘障人士,并不是贊美苦難,而是贊賞他們善于轉換看待問題的角度,以及奮力拼搏的精神。當客觀的身體條件不可改變之后,他們都能直面自己的困難,想方設法繼續探索人生的路,用殘缺的身體活出精彩的人生。

身體或有殘疾,心靈也可自由

這次北京冬殘奧會上,朱大慶為中國代表團贏得了首枚獎牌——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視力障礙組)比賽銀牌。朱大慶是一名橫跨夏、冬季殘奧會的雙棲選手。朱大慶曾經是短跑運動員,原來在跑道上奔馳,如今在雪道上飛翔。視力有障礙的人會害怕速度,朱大慶參與的偏偏是比拼速度的項目,這位淳樸的農家女說:“不要害怕速度,只要你想好了目標,就奔著這個目標前進。”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有嚴重的眼疾,可見視力只有10厘米。但她從小就樂觀好強,小學時還表現出了短跑的天賦,父親借錢送她去了體校。13歲時,她被選拔進了省隊,15歲入選國家隊。她在奔跑中感受到了速度與力量,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也為自己找到了方向、收獲了成就感。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個手指可以活動。但他不愿對疾病低頭,他最喜歡的身份是科學家、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看成正常人——與其他人有相同的欲望、夢想與抱負。他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雖然他的身軀被限制在輪椅上,但思想卻自由地在廣袤的時空遨游。

跟霍金一樣,作家史鐵生也是坐在輪椅上。他曾因癱瘓而痛不欲生,但是當他接受了自己再也站不起來的事實后,反而想通了——如果身體的殘疾無法修復,就要用思想去填滿它。他在苦難中對于人生有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都化作成文學作品。疾病是痛苦的,但是他抓住痛苦帶來的靈感,用殘缺的身體書寫飽滿的思想,給無數讀者帶來心靈的慰藉。

人皆有所不能,社會需要包容

如何對待殘疾人,實際上代表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過去幾年里,我國有30萬個不同的設施被改造成無障礙的。此次北京冬殘奧會的舉辦,也促進了我們對無障礙環境的打造。整個社會要盡可能創造條件,不僅為殘疾人的出行創造便利,更要讓他們和健全人一樣擁有平等教育、工作、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

我們今天討論殘障人士,也是討論我們自己的人生。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是殘疾人,“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可能經歷意外、生病甚至致殘……如何從時間的縫隙中為生命找到一束光、一條路?史鐵生說:“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不斷的苦難才是不斷的需要信心的原因。”

因為冬殘奧會,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身體,看到了更多努力奮進的靈魂,看到了生命的多元。希望這些“看見”之后,全社會對于殘障人士多一分尊重、理解和關愛。

標簽: 高山滑雪 探索人生 都有可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