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新科技競技俱樂部是由X星洪教授在3133年成立的。俱樂部每10年會舉辦一次星際比賽,目的是讓銀河系內各大行星交流彼此的最新科研成果,汲取對方長處,補自己短板,以此為動力來刺激星系內科技產品研發的激情和進度,提升整個銀河系的科技水平。
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先由東半部銀河系里每一顆行星派出代表角逐前10名,再由西半部銀河系里選出前10名,這20名選手再次進行激烈殘酷的競技,最終篩選出兩名旗鼓相當的對手進入決賽。決賽會根據俱樂部的出題進行比試,因為每年的比賽項目都不固定,要看當年科技研發的側重點,由俱樂部裁判洪教授自主靈活決定。最后獲得大賽冠軍的選手會得到俱樂部提供的10年科研經費。
今年是3173年,正是俱樂部舉辦星河競技的第4個10年。此次比賽比前3次更加激烈殘酷,海選出的前20名選手使出了渾身解數,沖擊決賽。經過公平公正的裁決,海納星C3和魯托星S最終進入了決賽。
洪教授公布了本次大賽的比賽項目:新型星際飛船的性能競技、速度提升等級、靈活度、應付攔截突襲隕石的能力等。
首先是兩顆行星派出的兩艘飛船展示各自的性能與速度,比賽內容是飛往150光年之外的太陽里補充能源,必須在規定的兩個小時內回到出發地,飛船內部操作臺盛滿一杯水,水不能灑出來,有一項不合格都會輸掉比賽。
此時俱樂部工作人員已經指定好了同一個起點,兩艘飛船在此待命。一切準備就緒,時鐘指針正好指在12時。跟拍智能巡航器立刻下達了出發命令,兩艘飛船同時流星一般飛了出去。只0.01秒過后,肉眼已經看不到它們的影子了。1小時57分鐘,海納星C3飛船平穩地飛回了起點,而魯托星S直到4分鐘后才返回出發地。洪教授和眾位評委檢查了兩艘飛船內部的水杯,都沒有溢出來,能源箱也已充滿,但鑒于海納星C3的速度更勝一籌,所以此項比賽海納星C3獲勝。
下一項是比賽靈活度,俱樂部會挑選一個環境復雜的星云帶讓飛船穿過去,但要躲過塵埃。經過預測,10分鐘后會有一場每小時130顆的流星雨群劃過,俱樂部提前在其中一顆流星上放置一面小彩旗,飛船必須在如梭的流星雨中翻飛自如,且還要拿到那面彩旗,這次的難度比較大,無異于是在洶涌的大海里面撈針一般。
命令下達后,兩艘飛船按規則開始比賽,它們如同兩條暢游在天際的飛龍,速度疾如風,在流星雨劃過時更是躲閃快似電,兩者不分伯仲。經過緊張的較量,最后魯托星S拿到了那面小彩旗,贏了這場比賽。
最后一項比賽是考驗應變突發情況的能力。跟拍智能巡航器發現,一個小時后會有兩顆直徑300米的隕石以每秒110公里的速度沖向附近的行星,看兩艘飛船用什么方式化解。
一小時后,兩顆隕石果然出現在了行星帶,飛船立馬沖了過去,不到3秒的工夫便都追上了。魯托星S迅速迎頭撞了上去,將其中一顆隕石擊成幾百塊碎石,那些碎石與齏粉向四面八方墜落飄散。而海納星C3則快速飛到另一顆隕石的前面,打開后艙一道小門,從門里射出幾點刺眼的亮光到隕石上。此時磁場調整系統開啟,隕石的沖擊力和飛船發出的阻力產生強烈反應,隕石漸漸在無形的力量轉換中慢慢變成了一股氣體能源,全部被儲存到了飛船能源備用箱。飛船回到比賽地,俱樂部洪教授認為魯托星S的攔截做法粗暴,毫無新技術含量,并且還污染銀河系環境,因為那些碎石和粉塵最后還是沒辦法妥善處理。而海納星C3則利用新科技化解了這個問題,不但安全攔截了隕石,還將它變廢為寶,為己所用,正符合當初設立俱樂部星河競技的初衷,所以本次大賽的冠軍非海納星C3莫屬了。
魯托星S輸得心服口服,決定借鑒海納星C3的新技術來開發更加高水平的研發項目,希望10年后再次與海納星C3同場競技。而海納星C3也最終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俱樂部頒發的10年科研經費。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