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熱文:《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臨床解讀中國專家共識》正式發布

發布時間:2022-06-14 05:44:48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訊(記者項錚)《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臨床解讀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6月6日發布,該版《共識》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等共同制定,旨在為我國臨床醫生診斷過敏性疾病提供標準化、專業性、實用性的臨床指導。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目前30-40%全球人口曾經或正在遭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且患病比例仍在持續增加。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40億人罹患過敏性鼻炎、哮喘和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粗略估計,我國過敏性鼻炎患者超3億,哮喘患者約5000-6000萬,特應性皮炎患者過億。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疾病已成為我國亟需解決的公共衛生與醫療保健問題之一。

正確檢測過敏性疾病是精準治療的基礎。目前,主要的檢測方法是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當前國內外有多家提供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方法的廠家,由于其各自采取的sIgE檢測方法各異,不同廠家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相差較大。總體來講,各有優勢。有些檢測方法操作簡單、耗材成本較低,適合用于基層醫療;有的檢測方法儀器體積大、耗材成本高,但診斷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更高。因此,特異性IgE報告的解讀至關重要。臨床醫生解讀過敏原特異性IgE的檢測結果時,亟需一個共識、指南與標準參考,亟需規范化指導與教育。

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會長尹佳介紹,目前對過敏原診斷有很多檢測方法,不同的檢測方法有不同的結果。對結果進行判別、有效參考和判讀非常重要。“來自5個學科、8個專業的專家團隊共同撰寫了《共識》,希望以此《共識》發表為契機,形成具有凝聚力、感召力、推動力的變態反應專業團體,將變態反應學科建設做的更廣、更強。”談及《共識》撰寫初衷與核心動力時,北京兒童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向莉介紹,“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帶著各種各樣的檢測報告與診斷結果到處求醫,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非專科臨床醫生對于診斷結果的誤解誤讀。”鑒于此,一份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的指導工具應運而生。向莉表示,“臨床一線醫生在過敏性疾病診斷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都可以在《共識》中找到答案。”

標簽: 檢測結果 臨床醫生 過敏性鼻炎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