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侯雪峰雷達站。圖/施凱
(資料圖片)
科普時報訊(記者胡利娟)7月6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2022年至2024年,中國氣象局將聚焦龍卷、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四類強對流天氣開展雷達觀測試驗。此舉將進一步提升雷達數據質量和雷達在強對流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中的支撐能力,為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提供更加堅實的氣象保障。
雷達是災害性天氣監測的“大國重器”,我國已建成由236部S波段和C波段新一代天氣雷達構成的世界最大的雷達監測網。近年來,極端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廣發、頻發、強發、并發,急需進一步提高雷達氣象業務水平,增加應用效益。
“開展雷達觀測試驗,既有現實意義也有長遠意義。”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新文表示,龍卷、雷暴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四類災害性天氣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試驗的開展順應了雷達技術發展趨勢,要結合業務需求強化科技創新,確保試驗目標和成果“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
據了解,中國氣象局出臺了《雷達觀測試驗總體工作方案(2022—2024年)》,制定《雷達觀測試驗總體技術方案》,成立工作組和技術組,明確試驗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未來三年,氣象部門將按照“邊試驗邊改進、邊試驗邊應用”的思路,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協同創新,強化雷達氣象中心關鍵牽引和技術指導作用,促進觀測與預報服務互動。
具體來講,將系統推進四個方面任務:
一是發展強對流天氣觀測模式,進一步優化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模式,建立X波段天氣雷達觀測模式,發展S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觀測模式。
二是建立強對流天氣協同觀測系統,進一步開展協同觀測試驗。
三是提升天氣雷達數據質量,進一步優化標定標校技術,完善數據質控算法并進行分析評估。
四是提高天氣雷達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改進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產品算法,檢驗評估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產品,開展新一代天氣雷達業務軟件(ROSE2.0)在省市縣短臨預報預警服務一體化平臺中的集成試用,完善“天衍”系統強天氣雷達算法和產品,評估雷達資料在數值模式中的同化應用。
此外,中國氣象局還將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同推進、加大投入力度等舉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常態化交流機制和經費籌措機制,確保雷達觀測試驗順利實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