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產鈞瓷彩斑釉天球瓶。楊興化 攝
現代生產汝窯天青釉碗。楊興化 攝
(資料圖片)
“器為型,釉為神?!碧沾芍溃敲涝谄餍秃蜕耥?。作為工藝品,它默默地傳承著華夏幾千年制陶文化;作為生活用品,它至今惠及著全世界,比如人們喝茶的瓷杯、吃飯的瓷碗和燒水的瓷壺……
可仍有人擔心瓷具的釉里有毒,認為經過高溫,毒素就會析出,危害人體健康。釉在窯變過程中到底經歷了什么?請專家帶我們走近為瓷器增添神韻的釉。
釉,使陶瓷魅力綻放
“瓷器工藝的傳承,關鍵是傳承器與釉的有機結合,真正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并非單純的復仿制?!敝袊沾稍O計藝術大師、唐代魯山花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梅國建介紹,“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正是釉在創新中綻放的獨特魅力,從而使鈞瓷(青瓷系列)在宋代五大名窯中獨樹一幟。
陶瓷通常分為陶器、炻器和瓷器,分別采用低溫、中溫和高溫燒成。瓷器區別于陶器和炻器,就在于其表面晶瑩剔透的“釉”。釉是什么?不能簡單說它就是瓷器的外衣或裝飾物,從現代材料學角度看,釉是陶瓷胎體表面的玻璃態物質,采用與胎料組成基本相同、含量差異較大的原料,通過高溫燒制形成的。而我國古代瓷釉的發展卻歷經了上千年:從商代中晚期無意間發現草木灰與陶胎表面高溫反應,形成了薄薄的類釉原始瓷器,到東漢越窯真正意義上的青瓷燒成。早期漢代越窯青瓷釉為Fe2+呈色的高溫青釉。自東漢真正意義上的青瓷創燒以來,歷經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至宋代達到我國古代青瓷藝術巔峰,宋代五大名窯青瓷凝聚了獨特的時代文化和傳統藝術精神。
不僅如此,宋代釉色還承載了我國古代哲學“道”的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與自然和諧的觀念,講究初發芙蓉,天然成趣。梅國建表示,青瓷之美不單單在于釉色,更多體現在有形的釉色賦予其獨特的韻味,青翠欲滴讓人賞心悅目。再到鈞瓷釉的搖身一變,更是為人們生活帶來了精彩的視覺盛宴。
上了釉的日用瓷器為何廣受歡迎?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秘書長孫曉崗教授說,在使用功能方面,青瓷中的釉,不僅能明顯提升生活體驗感,給人美的享受,同時具有易清潔、不易藏污納垢等特點。
釉里真的有毒嗎
“釉毒”之說并非空穴來風,但要弄清“毒”在哪里?河南省神垕鈞瓷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孔相卿說,古代工匠創造了瓷器璀璨奪目的釉色,促使傳統日用瓷釉裝飾種類豐富,除了單色釉,還有復色釉、釉上彩、釉下彩等。按照工藝技術分為低溫釉和高溫釉。其中的低溫釉上彩裝飾——便是人們質疑的“毒”的來源對象。
孔相卿說:“鈞瓷發展自宋代以來除了早期窯變單色釉、窯變彩斑釉到后期窯變花釉,說到底都屬于高溫釉?!备邷赜裕褪鞘┯谄魈ケ砻婺菍幽透邷氐挠粤希缓笕敫G高溫燒制而成。一件瓷器根據藝術需求,可以在其胎上施加多種顏色的高溫釉。如東漢越窯青瓷,唐代四川邛崍窯高溫三彩、魯山花瓷、宋代鈞瓷等均屬于高溫釉,而元明清時期青花、釉里紅等則屬于高溫釉下彩。高溫釉及釉下彩根本沒有毒性,前提是高溫釉原料中不含鉛、鎘等重金屬元素。
我國古代高溫釉及釉下彩種類并不多,主要是瓷器裝飾用顏料為天然礦物顏料,在超過1000℃高溫下呈色不穩定、會褪色。后經過反復實踐,才促進明清兩代釉上五彩的繁榮。窯工們為解決高溫下天然顏料褪色問題,創造了釉上彩裝飾工藝,同時為降低釉上彩燒制溫度,又從鉛釉陶、唐三彩、琉璃等器物燒制中得到啟發,在傳統高溫釉中添加了含鉛礦物,制作含鉛低溫熔劑。通過將低溫熔劑與天然礦物顏料均勻混合,然后畫在器胎表面并入窯燒制,發現700℃―800℃即可熔融,如同膠水粘附在瓷器表面,形成絢麗多彩的低溫釉上彩。
鉛鎘重金屬只少量用于工藝瓷。那我們日用的瓷器真的會有“釉毒”嗎?專家表示,大可不必擔心。一是釉上彩用料本身沒毒,“毒”在含鉛低溫熔劑。因含鉛低溫釉折射率高、透光性好,色彩絢麗,具有高溫釉無法比擬的視覺效果,有商家在制作過程中添加含鉛等低溫彩料,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針對采用劣質陶瓷貼花紙工藝、含鉛低溫釉料、劣質原料等亂象,國家有關部門已嚴格限制含鉛材料的使用,并出臺《與食物接觸的陶瓷制品鉛鎘溶出量允許極限》《日用陶瓷鉛鎘溶出量的測定方法》等標準,明確規范了日用陶瓷用料含量及檢測依據。二是如今已經找到助熔劑鉛的替代礦物硼砂,徹底消除了釉上彩瓷器的隱患。三是連生活中蒸、煮、燙等方式就能析出毒的日用瓷,只有一種情況,那瓷具上并非真正的釉,而是“偽釉”涂料。因此,大家不必擔憂合格日用瓷器的安全問題。
釉色為何層出不窮
釉色呈現,主要通過原料中所含的銅、鐵、錳、鈦、鈷等元素高溫離子變價獲得,通過金屬離子對可見光選擇性吸收,從而賦予釉層絢麗多彩。作為陶瓷胎裝飾技法,相繼涌現單色釉、復色釉、窯變釉、釉下彩、釉上彩、粉彩、琺瑯彩等多個著名品種。然而,天然礦物原料因溫度局限了高溫釉彩,僅有藍、紅、青等幾種色,極大地限制了窯工能力的發揮。低溫釉及釉上彩的創造拓展了藝術空間,涌現出了明代青花五彩、五彩、素三彩,清康熙五彩等多種傳統低溫釉彩。到“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釉的出現,更是讓釉在高溫窯變中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隨著現代瓷釉裝飾技術蓬勃發展,研究者對陶瓷釉著色劑種類也有了更深認識,將其分為簡單化合物、固溶體單一氧化物、尖晶石、鈣鈦礦及硅酸鹽等多種類型;為實現安全且豐富的釉彩,將著色離子與高溫穩定型化合物進行反應,創造出結晶釉、變色釉、熒光釉等系列高溫呈色穩定的新型釉色,制瓷經驗愈加豐富,繼承和繁榮了數千年瓷器文化。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