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視點!書單丨讓人相見恨晚的12本科普書,啟發(fā)力十足!

發(fā)布時間:2023-02-19 05:36:23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1、《見微知著》


(資料圖片)

《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繼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后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并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在本書中,作者獨辟蹊徑,用輕松詼諧的語言探討了量子力學的諸多問題和知識。通過閱讀本書,您將獲得海量超級有趣的量子力學知識。在本書的幫助下,您一定會以樂觀從容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來認識自己,以及認識宇宙。同時《見微知著》也是靈遁者科普四部曲之一。

2、《從一到無窮大》是喬治?伽莫夫的代表作,是自然科學經典著作之一,直接影響了眾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歷久彌新的自然科學入門讀物。

本書以生動的語言介紹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的基本成就和前沿進展。書中首先漫談了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并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觀世界(如太陽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3、上帝擲骰子嗎?

本書回顧量子論從無到有發(fā)展的風云錄,從18世紀開始,直到21世紀,一批科學巨人開始顛覆傳統物理學大廈,為了宇宙的終極理論而戰(zhàn),大大改變了人類發(fā)展的歷史。

再現量子物理一路的荊棘與榮光,展現科學激動人心的魅力,這部量子物理史,足以喚起你對世界的全部好奇!

4、星際穿越

最簡明清晰的時間與空間理論入門讀本。基普·索恩教授,電影《星際穿越》的唯一科學指導,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一一破解了宇宙中的讓人瞠目結舌的奇景——大爆炸、黑洞、時空彎曲、潮汐力、蟲洞、引力彈弓、星際旅行等,解釋了所有推動劇情的天體物理學理論,還就內容的真實性將書中的科學知識分為三種:科學事實、有根據的推測和猜想,并做了明確的標注,以幫助我們解開所有劇情設計與時空旅行之謎!

5、《變化》

《變化》:《變化》是由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靈遁者。《變化》是一本有關物理學的科普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歷時7年完成,屬于靈遁者科普四部曲中的第一部。

《變化》是作者撰寫的一本有關物理學科普的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歷時7年完成。內容開始以慣性作為引線,根據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以及馬赫原理對慣性提出深化認識,并就此延伸到牛頓力學,再從牛頓力學延伸到電磁學,從光速問題過渡到相對論。

6、《黑洞與時間彎曲》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一個理論,把時間和空間結合為一種叫“時空”的東西,它不是平直的,而是被其中的物質和能量彎曲(或卷曲)了。在我們鄰近,時空幾乎是平直的,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曲率帶來的差異。但在宇宙更遠的地方,時空彎曲的某些結果比愛因斯坦認識的更加驚人。一個結果是,恒星可能在自身作用下坍縮,使周圍空間彎曲從而將自己同宇宙其他部分分裂開來。如何證明這個結果,如何發(fā)現坍縮在空間下的黑洞的奇異性質,正是本書的主題。

7、《七堂極簡物理課》

在本書中,意大利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用詩一般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20世紀以來現代物理學的偉大理論發(fā)現。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的結構、空間的顆粒、時間的本質……在這七堂簡單明了的物理課里,作者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奇妙的物理學世界,也帶我們輕盈地飛過重重障礙,窺見科學 的深刻與美麗。沒有繁瑣的方程,只有詩意的講述,即使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也能輕松讀懂。

《時間簡史》后再度引發(fā)科普閱讀熱潮,意大利一年熱銷30萬冊,銷量超越《五十度灰》,被譯為34種語言,以無法抗拒的優(yōu)美,引領你了解我們所棲居世界的真相。

8、《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暢銷全球,是20世紀百大經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僅在基因領域更在社會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作品。

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滿想象力的敘述回答了這些重要命題。道金斯在本書中提出大膽創(chuàng)見: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復制、變異和淘汰這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現象的林林總總。

《自私的基因》更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世界觀。道金斯在書中將進化論從基因層面升華至文化層面,創(chuàng)造了“覓母”(meme,即文化基因)這一新型的復制因子名詞,特指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文化進化,并提出: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們,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復制因子的暴政。

9、《病毒星球》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病毒就占領了這顆星球,歷經高溫、酷寒或干旱等極端條件,到現在病毒仍然無處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漿等最近用來對付它們的小玩意,更是無法傷及病毒毫發(fā)。

病毒在我們的DNA里留下了豐富的信息,人類DNA片段中8%來自病毒,說它們是我們親緣有點遠的祖先也不為過。但是要小心,這些休眠在人類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復蘇,重新組織成活躍的病毒。

病毒并不總是面目可憎,人類吸入的氧氣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視為宮頸癌罪魁禍首的HPV,其實男女通吃且分布廣泛,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都與人類和平共處。病毒在不同宿主間穿梭,有一定幾率攜帶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嘆人類或其他物種多樣性的時候,別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勞。

不可否認,病毒也是自然創(chuàng)造的冷血殺手。甲流、埃博拉、SARS,這些病毒讓人類措手不及,它們本來只攻擊蝙蝠、老鼠或鳥類等,怎料自然演化無意之間將人類寫進了病毒的黑名單。盡管疫苗不斷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讓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們的防線。

10、猿猴家書

這是第一本以書信形式介紹靈長類及其進化的科普書。

人類棲息于地球上,與猿猴同屬靈長類。但是我們表現得更像自然界中暴富的乞丐,不僅六親不認,而且要盡量撇清自己與其他動物的關系。我們把一切污垢都歸于獸性,卻把所有光環(huán)都歸于人性。

本書以生動活潑的問答手法,分別對猿猴的進化與分類、身體與健康、美食與生活、性愛與繁殖、行為與文化、社會與交往、智能與心理七個方面給出了系統的科學描述。讀者通過了解猿猴,亦增加對自然的歸屬感。人類、猿猴及其棲息環(huán)境是相互依偎的生態(tài)系統。維護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使我們的責任和立命之本。

11、《信息簡史》

作為《混沌》、《費曼傳》、《越來越快》、《牛頓傳》等暢銷書的作者,格雷克不僅在書中細致還原了歷史細節(jié),通俗解釋了各種理論,還生動刻畫了幾位不為大眾所知的人物:可編程計算機先驅、超越時代的查爾斯?巴貝奇,第一位程序員、詩人拜倫之女愛達?拜倫,計算機科學之父、天妒英才的阿蘭?圖靈,以及全書的主人公、信息論之父克勞德?香農。

12、《極簡科學史》

標簽: 自私的基因 自然科學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