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全球快消息!湖南省遺傳學會白箬中心小學萌芽科普社——校地融合自然科普課第1期

發布時間:2023-04-10 11:45:38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人間最美四月天,

柔風細雨潤綿綿。

花香宜人恬靜艷,


(資料圖片)

婉約風韻暖笑顏。

2023年4月6日,湖南省遺傳學會“萌芽科普社”校地融合自然科普第1期《十字花科仙的家族聚會》落地湘江新區白箬中心小學。讓自然科普走進校園,讓孩子們的科普走進自然,實現戶內戶外科普教育雙向奔赴,用自然科普助力教育“雙減”做好教育的“加法”,拉近城鄉教育的差異。

這系列自然科普課程是基于白箬中心小學校內一年四季的物候特征與生物資源,逐步開展春花、夏蟲、秋收、冬藏、草香、夜探、聽蟲、觀鳥等主題的自然科普校本課程,后續再通過家校互聯、校地融合,逐步實現兒童友好型自然科普教育全鎮域發展。

探 花

課程的第一個環節是“探花”。油菜花不耐寂寞,決定找到自己的家族成員,開展一場家族聚會。白箬中心小學萌芽科普社的“箬芽們”接受了油菜花的委托,幫助油菜花尋找它的家族成員。這個環節培養了孩子的興趣、好奇心、觀察力、專注力、探索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箬芽們”一頭扎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芬芳的校園中用眼睛去觸摸每一片新綠,“箬芽們”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氣,傾聽者萬物復蘇小草抽芽的聲音,貪婪地享受著春天的味道!“箬芽們”探花尋寶,繪制校園中的植物科普地圖。而校園里的小草似乎聽到了“箬芽們”沖鋒的集結號,爭先恐后鉆了出來,為“箬芽們”加油,為“箬芽們”喝彩。春意,蔓延到白小的校園里,也蔓延到“箬芽們”的心田上。

賞 花

第二個環節是“賞花”。春雨滋潤著美麗的校園,每一朵花都從睡夢中醒來,一朵比一朵開得鮮艷、開得可愛,它們是春的使者、美的精靈。孩子們從人文、美學、故事等方面,發現并感悟自然之美。

采 花

第三個環節是“采花”。尋找的過程中,“箬芽們”遇上了一個個難題:油菜花屬于十字花仙的家族成員,這個家族的成員有一個辨認的方式,這個方式是什么呢?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我們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但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我們“用之不覺”之后,恐怕也將是“失之難存”。從這點來說,這就是開展自然科普教育的意義所在,也是傳遞給孩子們的理念。

識 花

第四個環節是“識花”。在尋找過程中,有的花被誤認為十字花科家族成員,如何將它區別開來?最終有哪些成員能夠參加這場聚會呢?

歡樂的課堂意猶未盡,最終“箬芽們”在朱持婷老師的引導下,幫助油菜花找到了它在校園中的家族成員“薺菜”和“碎米薺”,找到了它在家里菜園中的家族成員“蘿卜花”、“白菜花”。此環節培養了孩子們比較分析的能力,提升了孩子們的核心素養。

湖南省遺傳學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范雄偉副教授全程參與了活動,他表示:“我們把課堂搬進自然,并不是要教給孩子知識,而是要讓孩子走進自然、親身體驗、親身感受,向自然學習、汲取自然智慧。我們的教育方式不是灌輸的、設計的、替代的,而是引導的、啟發的、生成的。我們的目的是激發孩子尊重自然并保護自然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培養孩子的興趣、好奇心、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等核心素養。”

“箬芽”所思所獲

“箬芽”范珈暢同學發表感受:“我們走進春天,沉浸式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還了解了十字花科的花和果實的特征,認識了花的結構,還提高了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也意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愛護大自然的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箬芽”輻射引領

“箬芽”們回到班級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班上所有小伙伴一起走進自然、感受自然。

三年級的“箬芽”們

四年級的“箬芽”們

五年級的“箬芽”們

六年級的“箬芽”們

本次活動以白箬中心小學的自然資源為基礎,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以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引導“箬芽”們認知和欣賞自然、理解和認同自然、尊重并保護自然,最終達到實現人的自我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的的教育。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