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劇越來越依賴IP改編的影視現象中,編劇對其原創劇本的把控則越發顯得難得,而最近由水阡墨、王雄成編劇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便成為了同期熱播改編劇中的一股清流。
憑借生活化令人有代入感的劇情和細節,獲得了觀眾的諸多好評,播出至今,9.1萬人標記看過,豆瓣評分8.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開播以來,有風小院租客們的故事、云苗村清新怡人的自然風光,都為觀眾帶來了非比尋常的視聽體驗,引發了許多觀眾的關注與熱評,口碑與熱度持續攀升。
《去有風的地方》同時也作為劉亦菲多年參與拍攝的第一部現代劇,并在劇中搭檔“現男友”李現一起為觀眾帶來了鄉村田園的唯美愛情。
在云南大理云苗村的“有風小院”里,結識了辭去北京高薪工作,而選擇回鄉創業的謝之遙,以及一群各有故事的年輕人。
在劇中,我們可以根據許紅豆的足跡去領略大理獨特的風景,也讓屏幕前的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云苗村的煙火氣,溫馨又治愈。
我們觀眾也跟隨著許紅豆,認識了生活在有風小院里不同的客人們。
有懷才不遇卻積極樂觀的歌手胡有魚(牛駿峰飾),與紅豆的初次見面,便展現了社交悍匪的一面,多次主動提出互加微信的請求,也是有風小院中移動的人工音響,胡有魚出現的場合總是伴著吉他與歌聲;
有“跨越了山和大海,才找到這里”的咖啡師娜娜(胡冰卿飾),喜歡做甜品,也是紅豆與謝之遙的重要助攻,她也同紅豆一樣只身一人從大城市來到云苗村,卻意外般地留了下來;
有重度社恐患者的網絡作家大麥(馬夢唯飾),初次與紅豆見面便由于自己的社恐屬性而躲了起來,喜歡做飯,卻不喜歡刷碗,每天為了網文的更新進度而宅在屋里,卻在后來的相處中也逐漸打開心扉;
還有喜歡打坐的馬爺,是劇中小院里打坐的背景板,電話響了從來不接,還喜歡對著小院里的貓來段八段錦,是劇中隱藏的喜劇人。
小院里的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但也同樣地是一群溫暖友愛的人。當然,最重要的是,文化的科普和安利。
《去有風的地方》在云南大理取景,根據初步統計,包含了“鳳陽邑、喜洲古鎮、洱海、沙溪古鎮、天燈海坪”等自然風光秀麗的戶外景點,展現了獨特的有風田園生活美學,讓觀眾心曠神怡,并帶動了旅游熱潮。
故事一開始,我們看到了作為北京五星級酒店前廳經理的許紅豆,和無數的北漂一族一樣,努力加班工作,也習慣了沒有假期沒有休息的生活,與此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職位上的晉升,從而得到現實意義上的成功,
而同在北京工作的好友陳南星則是許紅豆在陌生大都市中唯一的慰藉和溫暖,而一次體檢也讓她面臨著好友患病的重大打擊,直至好友的離世,讓許紅豆意識到自己生活節奏的病態化,現實意義上的成功到底是什么?
而自己所努力的一切又為了什么?
許紅豆失去了方向也找不到答案,而因為和好友生前去云南旅行的愿望,從而開啟了在大理云苗村生活的新篇章。
許紅豆的大理生活是一個與快節奏、拼業績的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時空,該劇也是重點在刻畫主角云苗村生活的部分,而有關于云苗村的風土人情,《有風的地方》則向觀眾展現了不同的幾個方面。
(1) 云南特色美食
許紅豆在初入云苗村時便四處逛逛吃吃,而在與當地村民熟稔之后也常被人投喂各種特色小吃,而也正因為謝之遙的弟弟與許紅豆之間的意外,許紅豆便也經常來到謝之遙家里吃飯,
在謝之遙家中,許紅豆喝到了阿奶親手釀制的櫻桃酒,而除了櫻桃酒之外,和阿桂嬸還有寶瓶嬸學會了做鮮花餅,嘗到了乳扇、黃燜雞、普洱茶、菌菇湯等等,別具特色的大理小吃也成為了劇情的重要一環,
偏重生活化的劇情發展,也讓主角們的一些情節發展和情感交流在餐桌上體現,各式各樣的云南小吃不僅讓屏幕前的觀眾也同樣垂涎三尺,還讓觀眾感受到劇情生活化的人情味。
據統計,在電視劇熱播的同時,鮮花餅、乳扇等云南特色美食在購物APP中搜索量連續7天持續增長,大理鮮花餅多次登頂淘寶熱搜。
(2)云南特色風景
劇中取景地也別具特色,有鳳陽邑的茶馬古道,道旁為石凳和鋪臺子,更是具有典型的茶馬古道特征,清幽的茶馬古道也是眾多外地游客十分青睞的打卡地;
還有沙溪古鎮,同時也是劇中的主要拍攝地,位于劍川縣東南部,地處大理、麗江、香格里拉三大旅游區之間,歷史悠久,文化多樣;
還有著名的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部。因形狀似人的耳朵而取名為“洱海”。有小普陀、南詔風情島、羅荃半島、雙廊等景點。
也正是由于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熱播,帶火了云南的旅游熱。
“今年春節一起來云南旅游”、“總要去一趟有風的地方”等相關話題詞席卷各大社交平臺,劇集的熱播,讓云南的風吹進了都市人的心頭。
《去有風的地方》開播一周,云南相關搜索量暴漲,大理增長近2倍,沙溪古鎮增長10倍多,鳳陽邑暴漲50倍。
百度指數顯示,"云南""大理"百度指數峰值較一個月前增長近2倍,"沙溪古鎮"增長近4倍,電視劇中云南古鎮的美景也深深吸引著觀眾們對有風的地方的向往。
除了美食和風景之外,仔細品味發現,你會發現這部劇不僅僅是所謂的“大理宣傳片”,也從中看到了非遺當下發展傳承的挑戰與機遇。
提到云南,大家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普洱茶了,劇中神叨叨的馬大爺除了打坐,就是品茶,品的就是普洱茶。
在看劇的同時,還給我們普及了一些茶文化。
與此同時,《有風的地方》還在劇中展現了有關服飾、建筑、刺繡、扎染等非遺文化,大理木雕占了重要的戲份,從角色夏夏與師傅謝和順關于木雕發展的爭論,到謝之遙洽談的木雕生意,都展現了大理木雕之美。
細節的用心體現,也讓我們通過追劇的方式,感受傳統非遺文化魅力的動人之處。
不論是商人馬丘山、胡有魚、許紅豆,還是咖啡師娜娜、社恐網絡作家大麥,從不同人的身上,我們好像都可以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當我們隔著屏幕去觀察人物所面臨的困境,其實都照映著當下我們大多數年輕人的現狀——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
在不斷的忙碌中距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也漸漸在繁忙的生活中迷失人生的意義,而伴隨著“返鄉創業”“鄉村振興”等相關劇情的推進,不少觀眾表示,自己在“被治愈”的同時,也對“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這一恒久的時代命題有了新的思考。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的意義不就在于能讓我們獲得一種啟迪,并從主角人物身上獲得力量嗎?
而在我們愈發習慣倍速看視頻的當下,一部真正的“田園劇”,其實已經成為市場上的稀缺內容,以此為背景進行創作的“慢生活”內容,正逐漸成當代人快餐式娛樂的新需求。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