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防疫科普 | 哪些場景下需要“勤洗手”?

發布時間:2022-02-18 20:58:08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洗手行為作為一種個人基礎保護措施,是預防傳染病最簡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傳染病除了通過飛沫傳播,經手接觸也會造成傳播。日常工作生活當中,人的手不斷地接觸到被病毒、細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時正確洗手,手上的病原體可以通過手和口、眼、鼻的粘膜接觸進入到人體;而臟手觸摸物體表面,一些細菌、病毒又可能通過接觸傳染給他人。

10個場景注意勤洗手

1.咳嗽或打噴嚏后

2.準備食物前、后

3.用餐前

4.抱孩子、喂孩子前

5.上廁所后

6.摘掉口罩后

7.外出歸來后

8.接觸過公共設施或物品,如電梯扶手、電梯按鈕、快遞物品等

9.接觸過動物后

10.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等

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互相揉搓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三步:掌心相對,手指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彎曲手指關節在掌心旋轉揉搓

第五步:大拇指在掌心旋轉揉搓

第六步:五指并攏,指尖在掌心旋轉揉搓

第七步:一手握住另一手手腕,搓洗手腕

除了“勤洗手”外,還要養成常通風、一米線、不聚集、用公筷、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等衛生習慣。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時刻警惕疫情風險,繼續保持防疫意識不松懈。

來源:健康浙江

責編:賈鑫宇?審核:代寶柱?監制:王鵬程

標簽: 作為一種 細菌污染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