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吃柿餅居然能吃出胃結石,那么,除了柿子還有什么不能空腹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2月15日凌晨1點多,四歲女童彤彤(化名)因“腹痛、嘔血”被送往醫院急診。
據家屬介紹,2月14日中午,彤彤開始出現上腹部間歇性疼痛,嘔吐1次,嘔吐的東西為胃內容物。14日晚上10點多,彤彤又嘔吐了幾次,嘔吐物里開始出現黑色液體。媽媽很著急,趕緊帶著孩子前往家附近的一家二級醫院就診,接診醫生懷疑彤彤消化道大出血,因而轉往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行治療。
最后,醫院消化科治療團隊初步推斷:彤彤的胃內異物是過量食用柿餅引起的巨大胃結石!起因就是彤彤在2月13日晚上一口氣空腹連吃了6塊柿餅。
空腹吃柿餅居然能吃出胃結石?!那么,除了柿子日常生活還有什么水果、食物不能空腹吃呢?
空腹吃柿餅導致柿石癥
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科醫生接診彤彤后經檢查發現,嘔吐物隱血強陽性,腹部X片顯示高位腸梗阻不能完全排除,又做了腹部CT,結果顯示胃大,內容物多,可見點狀鈣化灶,暫時沒有出現腸梗阻。但是,彤彤的貧血在加重,血紅蛋白24小時之內從130g/L降到了101g/L。急診科醫生初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可能,給予補液止血等治療,囑咐待病情穩定后到消化科門診進一步就診。
2月16日早上,兒科醫院消化科接診了彤彤,消化科內鏡室醫護人員在評估彤彤的情況后,為其行胃鏡檢查,發現胃內較多糜爛、出血,胃角有1×15px大小的潰瘍。更令人吃驚的是,彤彤胃內還有巨大的黑色團塊狀異物,胃鏡室醫護人員多次嘗試用異物網籃套住異物,均因異物過大過硬無法從食道取出。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主任黃瑛教授查看胃鏡檢查結果后,考慮胃結石可能。經再次仔細詢問患兒家長病史,特別是近期飲食情況,了解到2月13日晚上彤彤跳舞回家后饑餓難耐,一口氣空腹連吃了6塊柿餅。
為什么吃柿餅容易出現胃結石?甚至胃出血、潰瘍、甚至腸梗阻呢?據黃瑛教授介紹,柿子或柿餅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也叫單寧酸),遇到酸性物質尤其是胃酸時,在胃消化酶的作用下,鞣酸會使食物中蛋白變性將食物及殘渣結合成團。在胃內的時間越長,團塊形成越結實,這個團塊就被稱作柿石,引起的相關癥狀叫柿石癥。
所謂柿石癥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含有大量鞣質的柿子導致的,特別是未成熟的柿子鞣質含量很高。鞣質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結合成鞣酸蛋白,再與果膠、樹膠及纖維素黏合在一起就會形成胃柿石。消化功能較弱,胃動力障礙者更容易發生胃柿石癥。胃柿石癥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個小時就可出現上腹部沉墜感,脹滿、惡心嘔吐等癥狀,嘔吐物中有碎柿塊,有的甚至嘔血;慢性型一般首先癥狀不明顯,6個月后,有的1年后癥狀才表現明顯,與潰瘍或慢性胃炎相似,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燒心等,甚至出現消化道大出血、梗阻、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黃瑛教授提醒大家,柿子雖好,不要貪吃。得了胃結石千萬不能隨便喝可樂,需要到醫院評估。同時告誡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健康、合理的飲食,吃柿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空腹吃;每次不要吃太多;吃過柿子后不要喝牛奶;不要與酸性的水果同食;不要與海鮮一起吃;年齡大的人、消化不好的人盡量不要吃。
這些食物空腹吃危害較大
實際上,不僅僅是柿子,空腹的時候還有許多食物需要當心食用。關于“空腹不能吃”的說法,有人認為,香蕉、牛奶、濃茶等都在列。那么,究竟世界上有沒有空腹不能吃的東西,空腹不能吃什么?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馮卓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有以下六種:一是,含有單寧和膠質類物質的食物,如白薯;二是,含有大量有機酸、果酸類的食物,如桔子、山楂等;三是,含有果膠和單寧酸的食物,如西紅柿和柿子;四是,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五是,含有較多鎂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六是,其他包括糖、冷飲、白酒等。
例如,白薯在空腹的情況下是不可以吃的,因為白薯中含有單寧和膠質的物質,會很容易刺激胃壁形成胃酸,會引起胃部和身體的一些不適,諸如反酸、燒心甚至胃痛等癥狀;山楂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果酸、山楂酸、枸櫞酸等,如果空腹食用,會使胃酸的分泌猛增,對胃黏膜造成不良的刺激,發生胃部脹滿、噯氣、反酸等癥狀;由于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如果空腹飲用,蛋白質將直接轉化為熱能被身體消耗掉,起不到營養身體的作用。正確的飲用方法是與點心、面餅等含面粉的食品一同食用,或者在餐后和睡前服用。
此外,對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健康的飲食也需要養成:
一是四低一高,均衡飲食。每天的飲食應該多樣化,以谷類為主。多吃果蔬,常吃奶、豆類及其制品,常吃魚、瘦肉、禽、蛋等。保持低脂、低糖、低鹽、高膳食纖維的飲食習慣;
二是留營養的烹飪方式。油炸會產生致癌物質;燜煮會使綠葉菜中所含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致癌物質;多加醋少放堿會破壞維生素。
三是少動少吃。若是常坐的工作,熱量消耗低,在均衡膳食的前提下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四是保持良好進食方式。細嚼慢咽利于消化,暴飲暴食加重胃的負擔,少食多餐能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避免邊吃飯邊工作、開會或看劇,也避免因應酬而過量飲酒。
五是少吃長時間精加工的食品,它們雖然美味但常吃易導致營養失衡。
六是舒緩心情,積極鍛煉。高強度工作和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不利于消化系統健康。
“至于兒童,首先要重視正餐,少吃零食。要養成良好的用餐規矩,如果在用餐時間跑來跑去或是邊玩玩具、邊看電視,容易不重視正餐的需要,轉而以零食為主。最好不要以零食為獎勵,如吃完飯后給一顆糖果,以免功虧一簣。同時,避免偏食,趣味搭配。由于孩子會模仿飲食,放下自己的偏好,讓孩子從小接觸6大類食物(奶類、五谷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如果食物被孩子拒絕時,考慮改用同類別的其他食物,或者改變食材種類、形狀、搭配、烹調方法,乃至餐具的選擇,讓孩子參與食物的烹調也有助于提高食物的接受度?!瘪T卓強調。
(作者:季媛媛 編輯:徐旭)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