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科普丨碼要“綠”,人別“慮”!疫情反復,自我調節寶典→

發布時間:2022-03-10 22:08:14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caobo

疫情反復

很多朋友生活、工作節奏被打亂

總感覺生命健康受到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

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

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擺脫負面情緒,回歸積極生活

01

接納負性情緒

疫情反復,讓人們原本正常的生活被打亂,焦慮、恐懼、無助等負面反應接踵而至。面對這類應激情緒,我們越是壓抑,越容易被它們影響和支配。嘗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積極的改變便會如期而至。

02

正確認識疫情

面對關于疫情的大量信息,我們應理性接收、科學認識,相信官方發布,不信謠傳謠,不過度解讀。同時,積極關注防控科普,學習掌握防控知識,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

03

適度調節不良情緒

許多人習慣把自己的心事藏在心底,殊不知,這些不良情緒在我們心中會逐漸生根發芽,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不良情緒時,不妨嘗試用合適的方法去宣泄。

動起來

運動有助于改善抑郁、緩解緊張情緒和控制沖動行為。運動起來,讓身體微微出汗,有助于身心狀態的恢復。

說出來

無論何時何地,家人和朋友都是我們堅實的依靠。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哪怕只是幾句閑聊,都可以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

聽起來

音樂作用于大腦,可以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喚起積極、健康的情緒,通過神經及神經體液的調節,促進機體分泌對健康有益的激素、酶等物質,調節血流量、增加胃腸蠕動等,從而促進整個身體的代償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04

接納負性情緒

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恐懼、無助、空虛、憤怒、失眠等癥狀卻無法自行緩解時,及時向心理健康機構尋求幫助,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困境。

標簽: 如期而至 無論何時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