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wǎng)

速訊:獻血日:專家科普獻血那些事兒 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對身體有益

發(fā)布時間:2022-06-14 09:48:49 來源:新浪網(wǎng) 責任編輯:caobo

2022年6月14日是第19個世界獻血者日,為了讓廣大公眾認識到定期無償獻血的必要性,記者采訪了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輸血科主任張西安,為大家科普獻血那些事兒。

為什么說獻血無礙健康?

據(jù)張西安講,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好多民眾認為獻血對身體有害不敢獻血。實際上獻血對身體是無害的,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容量大約為體重的8%,一個成年人的血容量約在4000mL以上,每次獻血200—400mL對人體來說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人體內(nèi)的血液一直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不管是否獻血,體內(nèi)的血細胞都在不停死亡,骨髓也在不停產(chǎn)生新的血細胞。獻血后機體通過一系列自我調(diào)節(jié),血容量很快就可以得到補充;通過骨髓促進造血,血細胞也會在一個月左右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所以獻血不僅對身體無害,還能夠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

另外,獻血是不折不扣的善舉,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是大愛的行為,獻血者會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有利于身心健康。


(資料圖)

獻血會“上癮”嗎?

張西安表示,有研究者對反復獻血組2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變學各項均值做了比較。結(jié)果表明:反復獻血組的全血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紅細胞電泳,均較正常值明顯降低,而尤以紅細胞壓積降低最為明顯,提示反復獻血組的血液黏滯性下降;而急性腦梗塞患者組的上述指標均較正常值高,提示腦梗塞患者存在著高黏血癥。因此,反復一定量的獻血會使血液黏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

除此之外,獻血還能預防發(fā)生高黏血癥,預防缺血性腦卒中和高血壓的發(fā)生,同時,還可以提高機體的造血能力。多次獻血者在獻血后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機體血液循環(huán)。獻血在幫助他人挽救生命的同時,也帶來自我的成就感與自豪感,“上癮”其實是愛心人士樂于奉獻的一種自我調(diào)侃。

獻血該注意什么?

《獻血法》規(guī)定,18—55周歲成年人,男性體重≥50公斤,女性體重≥45公斤,經(jīng)體檢身體健康的均可以獻血。張西安提醒各位愛心人士,獻血前和獻血后請注意以下事項:

獻血前注意事項:在獻血之前可以進食,飲食應(yīng)該以清淡為主,不宜吃過度油膩的食物,可以避免血液出現(xiàn)乳糜從而影響血液質(zhì)量。獻血時不建議空腹,以免在獻血中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汗等不良反應(yīng);保證睡眠。在獻血前一晚需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較佳的身體狀態(tài)。如果熬夜或者上夜班后獻血,由于血容量減少,會加重身體乏力的癥狀,個別人甚至出現(xiàn)頭暈、眼花等癥狀。女士獻血需避開月經(jīng)期和經(jīng)期前后三天,因為女性經(jīng)期一直處于失血狀態(tài),且經(jīng)期抵抗力較弱,若此時獻血有可能會帶來不良影響。

獻血后注意事項:應(yīng)該在采血的位置上稍作休息,不要急于起身,避免一過性腦缺血現(xiàn)象的發(fā)生。適量補水,也可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大棗、桂圓等食物,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以利機體盡快恢復。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打球、游泳等,以免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現(xiàn)象。

西安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王超

標簽: 高黏血癥 紅細胞壓積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