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速度越快越傷電池,這個手機圈內的傳聞曾經安慰了一代又一代“五福一安”iPhone的用戶們。但反觀越來越卷的安卓陣營,百瓦快充都已經成為了尋常事,這個傳聞就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一道坎:高速快充真的安全嗎?
作為一個科技媒體的從業者,最初我也是對這個問題有所顧慮的,但最終還是被高速快充的體驗吸引,從120W快充的iQOO 7就開始購入使用了,但電池容量略小,所以后來買了也是120W的iQOO 8 Pro代替iQOO 7,作為主力機使用,至今已有574天。
(資料圖)
手機已經使用574天,每天至少兩次充電
首先告訴大家結論——
由于是重度用戶,我最少一天兩充,也就是至少充過1100多次電。目前電池最大容量為90%。手機一切使用正常,電池沒有鼓包,也沒有異常發熱過,使用體驗上反而因為OriginOS 3的更新流暢度還有所提升。
手機續航變化也沒有明顯的感知,因為每次充電的時候電都用不完。
電池容量還有90%在手機使用上我一直很隨意,電池也沒有養護過。工作日一般都是早上出門前充一次,晚上下班前充一次。余量有時候多一些有時候少一些,很少有低于10%的情況,停止充電時電量都是100%。
按照以往普通手機電池的壽命來說,電池循環800次,容量剩余80%是比較普遍的。雖然我使用時并非完全放電,但一千多次的充電次數是實打實的。
也就是說,120W的高速快充并沒有給iQOO 8Pro的電池帶來過度損耗,反而有可能因為一些在耐久度上的新設計,讓電池使用壽命更長了。
所以,高速快充會傷電池的情況是完全無需擔心的。
為什么我會被高速快充吸引?
手機電池從萬能充閃來閃去充一宿,到30多分鐘就充滿,實際上并不能算是變革,因為這些都會讓你感覺到,充電還是個有負擔的“事兒”。你需要時刻記著這件事兒,因為如果你忘了在特定的時間段充電,出門時就會遭遇電量焦慮。
但百瓦以上的高速快充,將充電速度縮短至10分鐘級別后,隨時想起來充一下電,就基本上不會有電量焦慮,也就不用老惦記著充電。
百瓦快充將充電速度縮短至10分鐘級別,圖為iQOO 8 Pro測試數據以我個人的使用為例,以往晚上睡覺前,一定得記著給手機插上電,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的滿電出行。但用上百瓦快充后,玩兒累了手機一扔直接就睡了,第二天一早洗漱前插上電,吃完早飯拿手機時已經是滿電。
高速快充別只看最高功率
如今安卓陣營的快充越來越卷,真我已經將最高功率拉升至240W,已經到了當前Type-C接口的功率極限。在很多朋友的理解中,240W肯定要好于200W,200W又要好于150W,150W又好于120W。這么理解也對,但不完全對。
具體來說,充電的最高功率只是決定了峰值上限,充電時因為要控制發熱保障安全,峰值功率只會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
此外,充電也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充電速度不僅由充電峰值功率決定,還有電池容量、散熱、廠商調校等因素決定。所以,并不是功率低的充電就一定要比功率高的慢。
峰值功率只是短暫的,所以并不能完全決定充滿時長那么,怎么判斷充電的快慢?這個從產品參數上還真看不出來。當然解決辦法也有,要么看看廠商是否有官方數據,要么來我們ZOL看看評測數據。
手機電池有必要刻意養護么?
從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手機電池養護的方法,實際上手機廠商也會給出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建議,比如以下這些——
建議是好建議,但問題是,遵循這些建議會給手機的使用帶來更多的限制,一些注意事項還需要我們刻意去留意才行,反而帶來了更多使用負擔。至于是否要遵循這些,讀者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我的使用經驗。
上文說到,我的iQOO 8 Pro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沒有注意過任何電池養護事項,電池最大容量還剩90%。這樣的容量剩余不會給續航體驗帶來明顯的感知,一般而言達到80%時更換電池即可。
我也查詢了一下官方更換電池的零件價格,iQOO 8 Pro是198元。值得一提的是,保修范圍外僅更換電池可參與免收人工費活動,可以省下50元的人工費。而且,vivo寄修服務可以順豐雙向包郵,也就是說,我現在想給iQOO 8 Pro換個新電池,198元就夠了。
這個價格其實只能算是正常。手機廠商們經常會推出各種活動,給老手機換新電池一般而言百十來塊錢就能搞定。
所以,要不要刻意去養護電池,就看讀者朋友們愿不愿意用幾年之后再花一二百塊錢換塊新電池了。當然,如果是要長時間存放手機,我還是愿意給手機充到70%左右的,電池長時間不用確實會有概率出現問題。
寫在最后
總結一下,我一年半的實際使用證明了,超高速快充對手機電池的壽命沒啥影響,大家放心用就行。而且,開發手機快充的廠商也都越來越注重這方面的研發,長壽快充這樣的賣點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