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眾多資本入局充電服務平臺 “1分錢充電”競爭套路擾亂整個市場

發布時間:2021-08-26 09:23:25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伴隨著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出行方式及其配套的基建領域成為市場聚焦的熱點,充電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充電App”)也應運而生,眾多資本紛紛入局。然而,和很多行業一樣,競爭者多了,價格戰也難以避免,部分充電App打著“1分錢充電”“1塊錢充滿一輛車”的口號爭搶用戶,多次被投訴和抵制后仍未改善。在行業人士看來,這種價格戰貌似讓消費者得了實惠,實際上卻擾亂了整個市場,野蠻的競爭套路終不是長久之計,運營和服務才是充電樁的根本所在。

“1分錢充電”

8月24日,有消息稱,一封《深圳市電動汽車充電行業聯名投訴信》在充電樁行業相關群聊中傳播,有40多家充電運營商參與其中,投訴信已經發往主管部門和相關行業組織,投訴方以期獲得一個保障充電行業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營商環境。

聯名投訴信顯示,一些網絡平臺從粗暴的低價引流跟進,充電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免費充電”“免服務費充電”“1分錢充電”的活動此起彼伏,而最終慘遭屠戮的是充電樁資產運營方,充電站運營商成為“待宰的羔羊”。

進入2021年以來,充電樁資產運營方和第三方結算平臺的矛盾日益凸顯。今年6月,國網(山東)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發布一則嚴正聲明稱,今年以來,個別充電運營商引入野蠻資本大搞“1分錢充電”“0服務費”等低價促銷和惡意競爭,嚴重擾亂了山東區域正常充電市場秩序,誤導電動汽車車主充值充電,給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為維護山東充電市場的健康穩定,國網(山東)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決定,自6月8日起,全省部分充電站服務費價格調整為0.1元/kwh起。

此外,同樣是在6月,陜西省電力行業協會充電設施分會召集星絡充電、快電、新電途(支付寶)、云快充等互聯網平臺企業召開座談會,整治陜西充電市場價格戰亂象。6月15日起,在陜西發起低于成本價的促銷、補貼等擾亂市場的“價格戰”將被處罰。

平臺價格差異大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火熱發展,我國充電服務市場也不斷壯大。北京商報記者打開軟件商店,充電類的App五花八門,有星絡充電、特來電、e充電、快電、小馬充電、速通充電、匯充電、瑞充電、云快充、萬馬愛充等眾多平臺。

然而,隨著一些大型資本的進入,充電服務市場也未能免俗地進入價格戰階段。去年底,“星絡充電通”平臺上線,推出線上線下“億萬補貼”活動,從“全部樁、全時段、零服務費”到“全部樁、全時段、低于電費”,瘋狂撒錢;快電App則提出了“1分錢來充電”的營銷口號。

正如網約車燒錢補貼時期一樣,“哪家補貼高就充哪家”是多數用戶唯一的“充電原則”。一位電動汽車網約車司機給北京商報記者發了一些常用充電App的價格截圖,總體來看,時段不同,各大App的收費標準也不一樣。

這位網約車司機表示,自己用國家電網的頻率比較高。根據他當時截圖的內容,國家電網0點-7點的費用是1.12元/度,7點-10點的費用是1.42元/度,10點-15點的費用是1.73元/度,15點-18點的費用是1.42元/度,18點-21點的費用是1.73元/度,21點-23點的費用是1.42元/度,23點-24點的費用是1.12元/度。總體來說,價格比較平均。

而云快充的價格就比國家電網低很多:0點-7點實際費用是0.48元/度,7點-10點的費用是0.78元/度,10點-15點的費用是1.09元/度,15點-18點的費用是0.78元/度,18點-21點的費用是1.09元/度,21點-23點的費用是0.78元/度,23點-24點的費用是0.48元/度。

此外,一些充電App還通過發券、套餐等方式吸引用戶。比如,快電有“1元秒殺30元直降券”,季卡88元,半年卡158元;特來電有充電服務費套餐,60元購100度,年卡99元,連續包月卡9.9元。

價格套路不可取

從無到有,再到普及,幾年間,充電車位已經成為停車場標配。但總體來看,充電服務平臺這個新興產業,其經營中的配套規則亟待完善,特別是在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推動禁止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等若干規定的制定。

標簽: 資本 充電服務平臺 1分錢充電 充電行業

上一篇:能源綜合利用助力打造“十分鐘充電圈” 實現“光—儲—充”能源綜合利用
下一篇:美股周三:銀行股和經濟重啟概念股領漲 谷歌和Facebook股價上漲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