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眾多資本入局充電服務平臺 “1分錢充電”競爭套路擾亂整個市場

發布時間:2021-08-26 09:23:25 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caobo

蘇州綠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建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價格戰雖然暫時給用戶帶來了優惠,但并不是周期性的,也不是持續性的,一些平臺的優惠只持續了一段時間,剩下一地雞毛基本上由本地的運營商做支撐,運營商收入減少,后續服務可能就跟不上了,用戶心態會失衡,市場也變得千瘡百孔。

新電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靈國坦言:“聚合充電平臺的運營方式我們是非常歡迎的,良性的發展空間會成為行業發展的動能;但超出良性范疇的行為,比如使用資本大棒來壓制同類型企業甚至擊垮友商的行為,讓整個行業不齒。”

實際上,很多行業都存在價格戰,尤其是以補貼“聞名”的網約車市場,那么,為什么充電市場大打價格戰不可取呢?陳建峰稱,網約車補貼的目的性比較強,會帶來整個市場的增量,包括司機和乘客,而充電市場還在發展過程中,客戶群體比較固定,補貼是沒有辦法帶來增量的,也不是價格低用戶就能多充幾次,沒有所謂的市場增量。

“任由價格戰持續存在,可能讓更多的良性發展企業被打壓得無法生存,而最后,消費者會發現自己被逼到了絕路上,當大家不得不依靠一兩種平臺時,優惠的情形還會是這樣嗎?看看共享單車市場大家就可想而知。不同的是,汽車充電的花費遠比使用共享單車多,其中包括了電費、服務費等費用,現在還處于行業發展初期,平臺利潤還未體現進去。”鄭靈國說,一個良性的市場,是需要多家企業、多種模式共存的,市場可以百家爭鳴,這樣運營商、消費者才能真的獲得實惠。

回顧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再到社區團購,各大資本、平臺走的都是一條路子。尤其是共享單車,一開始拼命燒錢讓利吸引用戶,直到整個市場被個別的幾家壟斷,用車價格一漲再漲就成了常態。

在艾媒咨詢CEO張毅看來,1元甚至0元的拉客行為,可以說是互聯網企業在過去20多年拉新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依靠資本的擴張來促成的。但是到了今天,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這種行為是否還有足夠大的市場空間是需要審慎看待的。“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來講,我不建議這種行為被濫用,我希望真正的市場競爭來自于真正的性價比,所謂性價比絕不是來自于0元、1元或者更便宜的其他方式。”(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

標簽: 資本 充電服務平臺 1分錢充電 充電行業

上一篇:能源綜合利用助力打造“十分鐘充電圈” 實現“光—儲—充”能源綜合利用
下一篇:美股周三:銀行股和經濟重啟概念股領漲 谷歌和Facebook股價上漲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