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英特爾真的回來了嗎?已推出跨硬件架構的統一開發平臺

發布時間:2021-10-31 15:20:10 來源:雷鋒網 責任編輯:caobo

王銳說:“英特爾非常清楚自身的優勢以及面臨的市場競爭,在新一代更有競爭力的高性能CPU Sapphire Rapids發布之前,我們的生態發揮了重要作用。想要打造新的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生態,整個架構的投入非常大,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投入。”

靠著生態的優勢,英特爾在先進制程重回領先位置之前,也在通過架構創新提供更具性價比的CPU。

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副總裁Sunil Kaimal在Intel On技術創新峰會上說:“12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Alder Lake,基于Intel 7的制程工藝,采用了高性能混合架構,包含性能核與能效核,帶來了極大的越代性能提升。這是在過去十年以來,x86架構最大的轉變。同時,我們與微軟深厚的合作伙伴關系,雙方的緊密協作,能夠智能、充分發揮最新一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核和能效核的優勢,在真實場景中實現更高性能和效率。”

Geekbench 5資料庫中的12代酷睿Core i9-12900K搭配Windows 11平臺的跑分成績顯示,CPU單線程得分1834,多線程得分17370,比AMD的最新一代16核旗艦CPU Ryzen 9 5950X單核和多核性能分別高11%和5.6%,比蘋果最新推出的最強勁的M1 Max的多核跑分12559也有明顯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英特爾也在適應新需求下客戶對算力的需求。以前,英特爾的態度是,客戶需要的下一代CPU是他們提供的CPU。

“我們早已知道,復雜多樣的數字社會,我們必須和最終用戶更接近,有共同發展的機制,才能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王銳進一步表示,“為了彌補和最終用戶還有一段距離的天生短板,我們和合作伙伴緊密結合。”

這種緊密體現在英特爾軟件優先以及更注重開發者社區建設。

軟件是離開發者和客戶最近的產品,對于大部分的開發者和客戶而言,他們并不關心底層的硬件架構,以及硬件的調度方法,能讓他們買單的是足夠易用、穩定的軟件和更高的性價比。

英特爾已經推出了跨硬件架構(CPU、GPU、FPGA、ASIC)的統一開發平臺oneAPI,并不斷完善其性能,包括最新宣布的oneAPI 2022加入了900項新的功能,以及推出完整的英特爾開發者目錄降低開發者使用和發揮英特爾硬件的難度,降低開發者的創新門檻。

同樣重要的是,英特爾以更開放的心態建設生態。帕特·基辛格提出的是要為開發者提供開放、有選擇、可信任的開源生態。這既是英特爾的目標,也是英特爾的挑戰。

“一個開源社區的打造并不容易,即便像英特爾、阿里這樣有雄厚實力的公司,也難以僅靠一家公司就打造出整個生態,我們要和眾多合作伙伴共同發力。”王銳說,“英特爾是和眾多合作伙伴一起跑馬拉松。”

寫在最后

“回看英特爾的歷史,他們并沒有犯過重大錯誤。”這是一位國產CPU資深專家此前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說過的話。

英特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的成功,先進制程是基礎,然而過去幾年間英特爾在這一領域的落后,成為了其近來面臨激烈競爭的關鍵。當然,英特爾也面臨著數字化時代客戶對算力差異化需求的新挑戰。

這也是帕特·基辛格上任后,不僅公布了重回制程領導力計劃,以及強調軟件優先,還恢復了為開發者舉辦的峰會Intel On(此前叫IDF)背后的邏輯。

技術出身,曾經為英特爾工作多年的帕特·基辛格,何時能讓英特爾真正王者歸來?

標簽: 英特爾 跨硬件架構 統一開發平臺 CPU市場

上一篇:三星發布Q3季度財報:營收73.97萬億韓元 毛利潤31.08萬億韓元
下一篇:蘋果第四財季財報公布 股價盤后跌超5%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