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拼多多扭虧為盈財務指標整體向好 狂飆突進的拼多多已成過去?

發布時間:2021-08-25 16:31:02 來源:字母榜 責任編輯:caobo

官方披露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上半年,拼多多農(副)產品訂單量同比增長431%,單品銷量超過10萬單的農(副)產品超過4000款,同比增長超過490%。

此外,自“百億補貼”上線以來,拼多多平臺上的優質涉農商家已突破1萬家,并累計上線超2萬款農產品。今年上半年,平臺涉農商家同比增長180%。

但根據財報,拼多多第二季度的商品銷售收入(主要包括多多買菜和自營商品)僅錄得19.6億元。相比之下,2020年第四季度這塊收入為53.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為51.2億元。

拼多多并未詳細披露背后原因。一個可能的因素是,由于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夏季氣候炎熱,不利于蔬菜肉奶的倉儲和配送,涉農電商處于淡季,拼多多也受到較大影響。

但更大的問題是,今年以來社區電商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主要玩家以前慣用的低價補貼打法被明令禁止,行業熱度驟降。

2020年底,市場監管總局等主管部門出臺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從商品價格、市場壟斷、限制競爭、大數據殺熟等方面提出要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禁止低價傾銷”。

監管政策的出臺并不令人意外。菜蔬肉蛋等農產品一端連接著老百姓的餐桌,一端連接著成千上萬中小商販的生計,斷無任由資本闖入攫取利潤的道理。盡管并未被叫停,但社區團購的行業前景并不樂觀,很容易陷入與民爭利的境地。

另一方面,社區團購是一項低門檻、強運營的生意,隨之而來的高度內卷,已經讓一些腰部玩家折戟沉沙。過去兩個月里,同程生活破產,十薈團裁員關城,就連背靠大公司的京喜拼拼和橙心優選也在收縮戰線,每個人的生意都不好做。

在這種情況下,多多買菜很難獨善其身,而拼多多顯然不可能把農產品的寶全都押在多多買菜身上。

這就有了所謂“百億農研專項”的出爐:拼多多計劃拿出100億元,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和科技普惠。

陳磊將親自擔任該項目的一號位,并宣稱“本季度的全部利潤及以后幾個季度可能有的利潤,將首先進入這個專項,直至100億的總額得到滿足”。

在分析師電話會上,陳磊承認,“百億農研專項”將顯著影響股東的短期每股盈利,但已獲得董事會的支持和批準;接下來將進一步提請股東大會,以爭取大多數股東的支持。拼多多財務副總裁馬靖透露,這筆錢的重點投資領域主要有三個: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農業生產的相關科技。

如果“百億農研專項”奏效,拼多多將能夠在多多買菜之外,打開農產品電商的新通路,同時繞開政策風險。與之相對應的前期成本也將十分巨大。

除了農產品板塊外,拼多多面臨的另一重挑戰是,阿里和京東已經以相同的打法,入侵了拼多多的后院。

拼多多崛起于“五環外”的下沉市場。2015年至今,憑借廉價的白牌商品和微信社交流量,拼多多在看似穩固的中國電商版圖上爭得一大塊領地,勢頭十分兇猛。

但從2020年起,阿里和京東紛紛從最開始的“懵圈”中清醒過來,在拼多多最熟悉的戰場展開反擊。

阿里這邊的主攻手是去年3月上線的淘特。根據阿里最新發布的財報,截至今年6月30日,淘特的年活躍消費者已經增至1.9億,其中多數來自低線城市。作為對比,拼多多用了兩年時間,年活躍買家規模才達到1.6億。

京東則在2020年12月圍繞京喜進行升級,將社交電商、社區團購、下沉市場門店服務京喜通和京喜達快遞囊括其中,拓展下沉市場。

與拼多多相比,阿里和京東的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積累更久,在貨源和定價權方面頗有優勢;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的履約效率,也是拼多多短時間內無法企及的。

面對兩大對手的夾攻,拼多多除了繼續堅守農產品高地和“百億補貼”外,也在通過“群買買”的新產品形態,迂回推進品牌高端化。

標簽: 拼多多 扭虧為盈 財務指標 整體戰略

上一篇:互聯網“刷單江湖”暗流洶涌 店家與平臺和監管斗智斗勇
下一篇:互聯網消費“砍單”問題調查顯示:17個電商平臺涉嫌不公平條款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