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快遞員山間穿行3小時,只為幫75歲老人運出黃金茶

發布時間:2021-04-07 15:40:30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從前交通閉塞,人們為了運茶開拓出了茶馬古道;如今交通便利,飛機、高鐵、無人機將天南地北的風味送至千家萬戶。然而,湘西苗寨龍大娘家的黃金茶,卻是由兩位順豐快遞員一斤斤背出山的,為什么仍要用這么原始的手段?來聽聽龍大娘家的故事。

呂洞山上有好茶,一兩黃金一兩茶

在神秘的湘西有一座呂洞山,此山山高谷深,溪谷縱橫,常年云蒸霞蔚。獨特的小氣候,為當地特有的保靖黃金茶培育了“香、綠、爽、濃”的口感。在明代,黃金茶被作為貢品歲貢,被譽為“一兩黃金一兩茶”。

呂洞山中,世代苗族子民依山而居,形成呂洞山鎮。山鎮遠離縣城70多里,被稱為“保靖的西伯利亞”。鎮內苗寨錯落分布,至今保持樸素的農耕文化。正因如此,人口僅約9800人的呂洞山鎮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人民以生產黃金茶為主要經濟來源。

(圖1:呂洞山鎮俯景圖)

苗寨深處有人家,茶香也怕巷子深

2018年初春,氣溫回升得早,剛踏入三月氣溫已達20℃,配合充沛的降水,助使這一年茶樹的新梢發芽得早、快、多,茶葉相較往年收成多。大伙們都忙著采摘黃金茶葉,當地順豐快遞員熊芳、邢協蛟響應公司扶貧助農政策,來協助茶葉寄出。忙完一天后,兩人剛坐下來休息,一位村民和他們說:“村子里有一戶龍家,家里只有一位70多歲的龍大娘和她的兒子。龍大娘年紀大,沒辦法將茶葉運出來,路不好走。往年我們收完自己的茶,就會幫她一下??山衲晡覀冏约叶紱]忙活過來,幫不上忙了。”

兩人聽聞這個情況,決定到龍大娘家拜訪。“剛到龍大娘家的時候,確實挺驚訝的。村里雖不算富裕,但屋里該有的也有,可是龍大娘家除了電燈就沒有電器了。”熊芳回憶起第一次去龍大娘家的印象,門前還攤放著一些已干癟的茶葉,有點心疼這一家人。一番交談以后,兩人對龍大娘家的情況有了了解。

龍大娘家在村寨的深處,要邁過崎嶇的小陡坡,越過一條河,再走一小時才到有路的地方。龍大娘今年75歲,和兒子相依為命。兒子今年30多歲,患有輕度智力障礙,生活無法自理,更無力分擔養家責任,家中溫飽問題落在了龍大娘的肩上。

由于沒有種糧的精壯勞動力,種茶葉是相對更好的選擇。早些年,縣政府推動精準扶貧,在村里免費提供黃金茶苗木和肥料。龍大娘在村里大伙兒的帶動下,也開始在后山頭種植黃金茶,看著茶樹逐漸長起來、成熟,已經70多歲的龍大娘越發有活力。每到春茶季,龍大娘清晨便到山頭采鮮葉,快天黑時回家,每天萬次的采摘能采到約1~2斤茶青。為了保證茶葉的原始風味,一般采茶講究親手提采,不可用剪刀剪茶。長時間的茶葉采摘,常常讓她的手沾上墨綠色的茶漬,聞著是一道天然的茶香,這味道讓她分外安心。

對她而言,春茶季是關乎一家人生計的大事。若是哪一年天公作美,自己再辛勤一點,獲得好的收成,或是村里的茶葉訂單增多,賣出一個好價錢,那就是個值得慶賀的好年。與此同時,龍大娘也有兩個煩惱:一是地區偏僻,往年茶葉都賣給來村里的茶葉商人,賣不出去的茶葉只能放到腐爛。但每年來的茶商不一樣,價格也參差不齊,從十幾到幾十元不等,龍大娘無法獲得穩定的收入。后來,順豐在當地設了攬收點,也吸引了很多外地的訂單,收入較以前穩定了不少。然而,龍大娘沒辦法親自搬運茶葉到攬收點,只能等大家都忙完了幫她一把,不得不延誤茶葉的運出。談起自家情況,龍大娘反倒展現了非常積極的態度:“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和兒子,我感覺很幸福,我起碼還能再種十年茶呢,哈哈。如果我更年輕一些,可以搬茶到你們那兒就好了。”

熊芳、邢協蛟被龍大娘的樂觀感染到了,看著門前攤放的茶葉,他們決定盡自己所能幫助龍大娘,幫她的茶葉“出山”。他們心想:“山路車走不通,我們還有人呀!最早的茶馬古道不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嘛。”從那時開始,熊芳、邢協蛟開始用純人力背運的方式運茶。

人力運茶作橋梁,逐步踏出茶葉路

兩人把茶葉細心包裝,用透明膠帶把包裝盒和自己粘綁在一塊,像是背著一個和自己齊高的人。“我不掉茶就不掉,因為又要上下坡,又得過河,我們得小碎步地走,最害怕把茶葉弄掉了,這對寄貨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當提起這段來回得3小時的路途,熊芳臉上透出的是笑容,說道,“我不覺得苦,覺得自己像一位使者,做這件事是有意義的,茶葉必須走出山才能賣個好價,也是給龍大娘家一個希望,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熊芳和邢協蛟堅持“原始手段”運茶至今已是第3年,龍大娘家的黃金茶葉一步步走出了大山,也給家庭帶來了穩定的收入。

好茶難運出深山,順豐打通全鏈條

這樣的故事不是個例,年來,順豐速運響應國家號召,深入布局農村春茶地區,在各大生產區設立攬收點。在布局呂洞山地區時,順豐調研發現,呂洞山鎮因地處邊郊、山路崎嶇,加之人稀少,茶葉運送具有“散”、“遠”、“小”的特點,運輸難度讓很多物流公司望而卻步,茶農們需要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把茶葉送至可以通車的地方,會影響茶葉的運出量和口感。并且,很多家庭就如龍大娘家,家里缺乏勞動力,茶葉運不出去。

于是,順豐特意加大了人力資源投入,成千上萬的順豐基層快遞員,在大山深處做著外人不知的暖心事。目前順豐已在呂洞山鎮設點3個,投入一線收派員8名以及2臺營運車,茶農只需要把茶葉運至攬收點即可高效運出,大大拓寬了銷路,黃金茶也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這些來自大山深處的寄單,寄出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好茶味道,也寄出了當地人們努力建設家園的信心。

“一個人走的路很窄,一群人走的路,會很寬。”

熊芳、邢協蛟不是苗寨里的人,但和茶農們勝似家人,茶農家里煮了肉也會招呼他們去吃。他們和茶農也培養出了互相惦記的情誼:“春茶季一年就一次,常我們也會通電話,互相問候情況。”

從龍大娘家走到攬收點,熊芳背著五箱茶葉,一步步小心地走著,汗水從她的額間滑落。邢協蛟決定記錄這一刻,喊了一聲她的名字。熊芳轉過頭,反應了一下,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繼續轉過身,堅定地走著......

(圖2:順豐基層快遞員熊芳正在背扛茶葉過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上一篇:齊心好視通助力甘肅省思想政治理論名師課堂順利開課!
下一篇:測測一道未來題:5G+佳嵐智慧用電=?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