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與治療的內在聯系,是辨證論治學說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體質是辨證的基礎,體質決定臨床證候類型,體質是形成“證”的生理基礎之一,辨體質是辨證的重要根據,這一實踐理論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漢方飲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頗能拓寬視野,拓寬健康養生思路。漢方飲關于體質與發病關系的兩個基本觀點:一是發病與否決定于體質之強弱,二是證候特點決定于體質之類型。
體質的特殊性是由臟腑之盛衰,氣血之盈虧所決定的,反映了機體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由于體質的特異性、多樣性和可變性,形成了個體對疾病的易感傾向、病變性質、疾病過程及其對治療的反映等方面的明顯差異。因此,漢方飲強調“因人制宜”,自創辦以來力求踐行中醫體質學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制定體質調治的機制和方法,進一步體現中醫學是整體調節的醫學,為個體化體質調理提供科學精準服務。
體質決定對某種致病因素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體質對某些病因和疾病有特殊易感性。中醫病因學對這一現象早有認識,針對某種體質容易感受相應淫邪的特點尚有。體質決定發病與否及發病情況:體質的強弱決定是否感受外來的邪氣。人體受邪之后,由于體質不同,發病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立刻發病的,有不立刻發病的,也有時而復發的。體質健壯,正氣旺盛,則難以致病;體質衰弱,正氣內虛,則易于發病。眾所周知,沒有邪氣就不可能發生疾病。但是,即使人體感受了邪氣,因其體質不同,也不一定就能患病;即使患病,其臨床類型和發病經過也因人而異。
在中醫學中,病情從體質而變化,稱之為從化。人體感受邪氣之后,由于體質的特殊性,病理性質往往發生不同的變化。患者體質不同,其病變過程也迥然有別。在中醫學中,傳變是言疾病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傳變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切都因人而異。體質強壯者或其邪氣輕微,則正能敵邪而病自愈。所以,我們在觀察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必須掌握患者的體質特點,注意病人在致病動因作用下,體內陰陽矛盾的運動情況,分清寒熱虛實、陰陽表里。
基于上述中醫理論,漢方飲在實踐中一直將體質作為重要依據,在健康養生、疾病防治的過程中,按體質論治既是因人制宜的重要內容,又是中醫治療學的特色。此外,漢方飲還重視年齡、性別、生活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造成的體質差異,更加全面、本質地揭露人類健康與疾病的關系,給健康養生、防治疾病提供更正確精準的指導。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們對生活水平和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大健康是醫學發展的趨墊。更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漢方飲也是從九體醫學入手,運用體質學4個基本原理,在生命全周期開展中醫養生保健,在服務過程中提供的產品不僅僅是憑借研發團隊積累的經驗,而是以科技為支撐,具有針對性效果,6年體質調理經驗,100萬調理案例,帶來豐富的體質管理經驗,精準解決健康問題。相信在未來,漢方飲會助力全民使用中醫藥知識、掌握養生保健技術,真正做到生活全方位健康。
查看網友的精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