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9日,河南賞豫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和向日葵傳媒聯合出品的“中國創意國潮藝術展·希望的藝術”全國首展登陸北京朝陽大悅城。豐富的視覺語言與創新的互動體驗,為國潮帶來獨特靈感,創造精神賦能的普世導向。
這,就是希望的藝術
作為來自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地區的品牌,賞豫文化多年來致力于對藝術、文化和美學等層面的挖掘、研究、提煉與倡導,向日葵傳媒專注于出品文、商、旅領域IP作品的文化創意。兩者共同創造盛世美學的不絕回響,通過原創國風設計傳遞向上的價值屬性,構建屬于中國設計的運營體系和文化主張。
中國設計應該傳遞的價值是什么?在賞豫文化和向日葵傳媒看來,答案只有一個:希望。
二者用創意形式讓傳統文化與商業市場結合,為市場注入持久的、新鮮的文化吸引力。既能通過文化符號展示東方審美,亦能挖掘出鼓舞人心的精神內核,“希望”正是賞豫文化和向日葵傳媒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的關鍵詞。他們與當下流行的沖動之美、徒有皮囊的空洞之美做區隔,幫助消費者樹立創造美好生活的希望,力求用中國文化的表達給予消費者精神層面的文化賦能,于是在深耕學習和嘗試創作具有傳統中國特征的不同設計之后,貫穿整個展會的設計風格:“希望美學主義”應運而生。
色彩方面,希望美學主義采用了具有中國特點的鮮亮顏色,創造一種明朗、溫暖的舒適感覺,是當下諸多設計師鮮有涉獵的大膽嘗試。元素上,整體采用魚化龍、向日葵等在自然和文化領域寓意深厚的圖騰,讓“希望”的抽象情感擁有具像化的表達。
開辟全新的藝術呈現載體
“中國創意國潮藝術展·希望的藝術”基于希望主題內核,打造出具有獨特東方審美的交互體驗,展會將展出“希望美學主義”系列藝術畫作,作品借用東方文化經典造型,采用具有東方特點的燦爛顏色和靈動線條,講述充滿哲學色彩的故事傳說,同時融合了時下流行的希望波普藝術創造西方和東方美學交匯的藝術觸角,將東方文化與哲學思想相結合,從世界維度探討人性的光輝。
在如今功能時代盛行的消費品領域中,價格層面的博弈對沖,削弱了產品本身所蘊含的價值感和意義感。“希望的藝術”反其道而行之,用“美學主義”賦予產品深層次的希望精神內核,小到一份杏脯,大到一份中秋禮盒,無論是家居、零食和禮品,與展中的每件產品相遇,都能找到與價值相匹配的文化屬性。正是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之中,建立文化自信和身份認同。
觀展過程中,以滑板、相框、拼圖為首的全新潮流周邊不斷吸引消費者駐足。據悉,此類潮品是賞豫文化在“希望的藝術”首發的全新產品,是傳統文化與潮流碰撞的嘗試。通過本就具有“希望”的精神屬性的產品為載體,加以“希望美學主義”風格呈現,創造更有留存和收藏價值的精神體驗。
“希望的藝術”還將精神價值體驗,用文化表演的方式將“希望”帶給普羅大眾,“希望的藝術”捕捉到了人們對國家、對民族、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從老家河南創造的文化爆款中獲取靈感,將熒幕上精彩的國風舞蹈搬入現實,打造系列表演內容,為消費者日常提供更多文化向的選擇,讓消費者真正能夠身臨其境,感受中國文化之美,同時感受到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希望能量。
鼓舞消費者創造生活可能
滿懷希望,才能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更好找到生活的方向,才會突破極限、突破自我,創造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這是“希望的藝術”想要帶給每位消費者的精神賦能,也是努力嘗試傳遞的核心內涵。因此,切入國潮的利基點,不是簡單地立足于當下新世代的發展潮流,而是在生活諸多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多元的、開放包容的選擇。
“中國創意國潮藝術展·希望的藝術”展覽為期30天,未來亦將在全國乃至世界范疇之內持續布局,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希望美學主義”創造的東方之美,將“心有希望就有力量”的品牌精神傳遞給具有民族自豪感的每個個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