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廣州科普大講壇:走進腦科學——自然科學的“終極疆域”

發布時間:2021-10-14 13:03:24 來源:壹點網 責任編輯:caobo

近日,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2021年度項目申報工作拉開帷幕。而早在2016年,“中國腦計劃”——“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就作為重大科技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在今年出臺的“十四五”規劃中,“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也被列入科技前沿領域攻關之中。時至今日,理解腦的工作機制,對于治療重大腦疾病,對人腦功能進行開發、模擬和保護,以及搶占國際競爭的技術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10月13日上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州市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經濟臺承辦的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9期《腦科學--自然科學的“終極疆域”》在廣東廣播電視臺開講。講壇邀請了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大腦修復中心主任陳功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劉剛副教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科室主任王向宇教授,廣東省中醫院言語吞咽診療中心主治醫師李小霞醫生,分別圍繞大腦修復技術、腦疾病康復、腦機融合的醫學應用、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等與市民分享腦科學的知識,共同走進大腦這一神秘領域。

原位再生技術——大腦修復的“新希望”

大腦,是人體最復雜最精密的器官,交織著無數細密的血管,和大約一千億個神經元細胞,而一旦腦疾病發生,致使神經元死亡,它便很難再生。陳功表示,每年中國有約570萬的腦卒中新發患者,這些患者大腦在中風之后,往往可能會有高達10億的神經元丟失,如何再生這10億個神經元成為了一個難題。

陳功

“我們就用大腦內源性的膠質細胞,來把它直接原位轉化成神經元,達到大腦修復的目的。”針對大腦的修復,陳功向觀眾分享了一項全新的技術——原位神經再生。

據陳功介紹,大腦內主要有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兩大類細胞,在疾病發生以后,神經元死亡并無法再生,但膠質細胞則可以分裂再生。腦內原位神經再生技術,就是利用可再生的膠質細胞特殊性,在原位再生出新的神經元,從而恢復行為能力。這項技術將有望治療腦卒中、阿爾茲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一系列中樞系統疾病,為千萬腦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抓住腦疾病康復治療的“黃金期”

除了期待技術發展能夠為患者帶來大腦修復的新希望,對腦疾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和照料同樣也不容忽視。

“腦卒中患者一般都會殘留大量的功能障礙,而我們國家目前大概有1300多萬這樣的病人,給我們的社會和醫療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作為醫學工作者,我們必須要想盡辦法促進腦卒中患者各項功能的恢復。”劉剛說到。

劉剛

劉剛以患者最為關注的運動功能為例,其恢復往往存在一個過程,需要經歷從臥床到站立,再到借助輔助工具,最后完全實現獨立步行。但并不是每一個病人都能夠恢復到不依靠輔助工具獨立步行,很多病人可能會出現終身臥床,或者終身使用輪椅的情況,所以卒中后的恢復一定要早期介入,由康復科的醫生、治療師進行專業的指導,把握住三個月內的黃金期,家屬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用心地學習這些方法,應用到日常的生活照料過程當中。

對于另一個常見的腦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劉剛則建議不斷地與患者老人進行交流、溝通,借此鍛煉老人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阿爾茨海默病最怕腦子閑下來,我們要給他不同的各方面的刺激,讓他腦子動起來,就能夠減輕阿爾茨海默病的這樣一個退化的速度。”

基于人工智能腦-機融合的神經功能康復

近年來伴隨著對于大腦認識的不斷深入,以模擬和拓展大腦功能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也獲得了重大的發展,其中的腦機融合已經被運用到了腦疾病的康復治療當中。“智能的應用,主動的康復,就是目前我們康復的前沿——用腦機融合的辦法來指導神經功能主動康復。”王向宇說到。

王向宇

用腦機融合的辦法指導神經功能主動康復,其原理就是采取大腦的主動思維,繞過受傷的神經階段,繞過受傷的層面,進入到更低級的層面,直接跟人工智能的機械臂,或者機械手進行連接,從而完成所需要的動作。王向宇表示,這種神經功能的主動康復,不僅能增強患者的自信心,還能夠縮短康復時間,使效果更為明顯,同時在很多領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應用。

讓聰明的“笨小孩”克服學習障礙

兒童腦智發育與腦機融合一樣,都是人類探索大腦的前沿科學方向之一。李小霞介紹到,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個體腦和認知行為發展發育極其迅速的一個時期,對其一生的個體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學習障礙則是兒童腦智發育過程中極其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學習障礙是指在聽、說、讀、寫、推理或數學等方面的獲取和應用上表現出的顯著困難。“這些異常現象一般被認為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但在實際的診斷中,我們會認為學習障礙其實不是孩子的智力問題、情緒,或者是他個人的學習生長環境、教育環境這些因素導致的,而是存在著閱讀方面的問題。”李小霞解釋道。

李小霞

李小霞表示,學習障礙并不只是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問題,及時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可以更早發現孩子存在的學習困難方面的問題,更早地進行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她還強調到,任何的學習都要以孩子自然的智能作為一個基礎,在面對孩子可能存在的學習困難的問題時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是十分重要的。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科學 學的 終極

上一篇:速度有了新名字,性能加料旗艦一加 9RT 正式發布
下一篇:2021年全球銷量破千萬 一加加速布局大眾市場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