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吃了一碗三十五塊錢的麻辣燙#登上微博熱搜,引發2.5億閱讀,近萬討論。甚至有不少網友曬出了根本不止35元的麻辣燙小票。
(資料圖)
近兩年,“麻辣燙刺客”相關話題頻繁出現。麻辣燙不再是那個“15塊錢吃飽20塊錢吃好”的小吃了嗎?印象中的“小臟攤兒”正在變高端。
在北京西單大悅城、朝陽大悅城、世貿天階、萬達中心等繁華shopping mall,你會看到挎著LV包包和購物袋的都市麗人,圍坐在煮爐邊埋頭吃得熱火朝天。不遠處就是人均200元的意大利西餐廳。
圖片來源:有意思報告
爭相開進高端商場,麻辣燙在搞什么鬼?
新式麻辣燙店鋪
變成了網紅打卡店
商場里吃臟攤的“返古現象”,形式上看似“降級”,麻辣燙品牌卻在“升級”。
畢竟原本大多數麻辣燙只是路邊攤,最多也只是路邊的小門臉獨立店鋪,如今入駐購物中心也是洋氣了一把。
在桌子中間放個沸騰的紅油涮槽的新式麻辣燙以麻辣澡堂、神仙鋪子、渝小格兒等品牌為代表。其他品牌的門店各有特色。
日式風的“親愛的麻辣燙”,從桌椅到調味罐都是歲月靜好的原木色。
小清新的“覓姐麻辣燙”,乍一看以為是蒂芙尼家的輕奢甜品店。
近兩年火爆的“秤盤式麻辣燙”如李炮、文立新、成都老街等品牌,門口是國潮招牌,墻上是霓虹燈舞獅,又是電光藍又是賽博朋克粉,酷炫、時尚、市井、煙火氣熱熱鬧鬧地打成一片。
一盤盤菜和肉以物質極大豐富的樣子堆在冰柜里,幾乎每桌年輕人要么在拍眼前這碗“比臉還大”的麻辣燙,要么干脆和它自拍。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奶茶早已由一種解渴解饞的飲料進化為一種可曬朋友圈的社交貨幣,麻辣燙和它的新式店鋪們也在網紅打卡的路上漸行漸遠。
福客麻辣燙創始人郭亮曾總結:保持產品好吃、好看、好玩,是餐飲品牌產品層面贏得用戶的關鍵KPI。
以往只有麻辣燙里吃出蟲子讓人記憶深刻,如今吃飽喝足出了店門還能津津樂道的元素可太多了。
可能是福客麻辣燙店里擺滿了糖油果子、成都小酥肉的小吃車,可能是李炮麻辣燙有著“發”字麻將造型巧克力的冰粉,也可能是在大姐麻辣燙店鋪和陌生人圍爐吃串卻聊嗨了的獨特體驗。
世界口味湯底、海陸空食材
麻辣燙要上天?
如果你覺得新式麻辣燙的野心只是在店鋪設計上耍耍花腔,格局就小了。
就比如口味的乾坤大挪移:先從麻辣燙的靈魂之湯底上進行顛覆。
當年楊國福正是“用牛骨湯替換掉紅辣油,并加入了全脂奶粉和白糖”研制出的全新湯底,讓麻辣燙這種四川地域小吃更有普適性,從而晉升為全民美食。
如今超級泰麻辣燙、蘇皮兒麻辣燙、親愛的麻辣燙、小蠻椒麻辣燙等品牌的湯底,從五湖四海到五大洲七大洋的味道應有盡有。
你咬到的那片土豆是在韓國泡菜芝士湯底里入味的,你夾起的水晶包是在廈門沙茶湯底里翻滾過的,你嘗到的那根蒿子稈是在泰式冬陰功湯底里充分浸泡的,入口的那片午餐肉是從金湯花膠雞湯底中撈出來的……
福客麻辣燙更是拿出了“是時候為大家表演真正的技術”的勁頭,直接放出“用火鍋的品質做湯底”這種湊湊火鍋聽了都要打個激靈的狠話。
看看它家這七種復雜湯底,國宴大師傅也得撓撓頭。
既然湯底都是“山珍海味”,那么用這種高湯去涮大白菜葉或五花肉也太暴殄天物了吧?
有幸見識過新式麻辣燙的豪華食材后,發現這種想法是杞人憂天。
親愛的麻辣燙的“新鮮小青龍蝦暴福”冬陰功套餐里,大蝦整只往里懟,還有扇貝青口卜卜貝白蛤等15種食材,看著就上頭,吃完整個人都膨脹了。
福客稱自家食材里,近30%是“專屬定制出品”。
蔬菜是無土水培的,蝦滑蝦丸是手打的,奶油生菜是波士頓的,涮菜里有冬蟲夏草、日式魚籽福袋和響鈴卷;涮肉里還有新西蘭雪花和牛、谷飼鴨胸肉這這種尖貨……
逛精品超市都沒見識過這么多高端食材,如今在麻辣燙取菜區功德圓滿了。
圖片來源:福客麻辣燙微博官方
而與北京這家“麻辣燙里的愛馬仕”網紅店萬記麻辣燙相比,主打“高端時尚”的福客還是個弟弟。
萬記的畫風豪邁。慕名來打卡的食客碗里,少不了肥大的魷魚腿、魷魚頭、小鮑魚、厚實的牛蹄筋、巴沙魚、牛肚等橫菜。
讓昂貴肉類和海鮮大咖屈尊到碗里當配菜,是麻辣燙飄了,還是高級餐廳舉不動刀了?
《餐飲新連鎖》創始人王新磊表示,麻辣燙曾經的 “low” 是因為它是過去時代的產物。如今社會發展階段不同,新興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原本的環境和食材,麻辣燙的時代局限性就凸顯出來了,所以才需要用新的方式去“重做”麻辣燙。
“麻辣燙變高級”
這是個鬼故事
你選的魷魚和大蝦,都在麻辣燙的賬單上標好了價格。
大眾點評上萬記麻辣燙的曬單上,一碗一人食的海鮮雜燴麻辣燙均價常超100元。
據“窄門餐眼”2022年數據,30余家門店主要開在一線城市的福客麻辣燙,在北京的人均消費已達52元。
哪怕接地氣的楊國福也不再是印象中的20元管飽。
據招股書,楊國福位于上海的三家直營店在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9個月,客單價分別為34.3元、32.3元和29.3元。而它的北京店鋪的人均消費也達到了31元。
“變貴”是麻辣燙“變高端”的最直接體現,但其本質并不是收割智商稅這么簡單粗暴。
作為一種起源于川渝地區船夫和纖夫伙食的雜燴小吃,麻辣燙的DNA注定了它的品類是“低微”的,這也一直是老麻辣燙人心底的隱痛。
張亮曾經因為“麻辣燙行業和企業沒有什么文化”,參加餐飲行業大活動時內心覺得丟人。
楊國福曾說一線城市吃麻辣燙約30元的價格堪比一杯咖啡,但“星巴克品牌更高端”,他希望“消費者吃到麻辣燙也能有榮耀的感覺”。
變高端,或許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共同心愿。
2021年,張亮麻辣燙在哈爾濱那座1500平米四層樓高的哈西旗艦店開業時,品牌方表示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務年輕消費者”。
在有著大理石餐廳、網紅ins樓梯、圓形卡座、巨幅屏幕、電子伸縮吊燈、可移動機器人的環境中,食客們可以吃到有龍蝦、螃蟹、鮑魚、鴛鴦貝等食材的豪華麻辣燙——據官方數據,旗艦店開業后成交第一單是一份690.5元的大龍蝦麻辣燙。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睡醒了起來吃完了接著睡、張亮麻辣燙官方微博
楊國福品牌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行業競爭激烈,“可能需要升級并改良我們的麻辣燙餐廳,并就長遠而言升級我們的餐廳和重塑我們的品牌形象。”
圖片來源:楊國福招股書
年輕潮流和高級感,是楊國福張亮等業界老大哥渴望披上的光環,也是諸多新式麻辣燙們誕生時希望努力貼上的標簽。
但麻辣燙變高級,是真的很難。
資本不看好——即使近年新消費投資熱情高漲,拉面、炸串再到雞爪等小吃都成為熱門賽道,但麻辣燙品類卻很冷清:目前只有小蠻椒和福客兩家有過融資記錄。
消費者也不買單——“低價實惠快餐”已經刻進了它的基因,注定了麻辣燙品類在價格上有天花板,大家也不愿意付超出這份認知以外的錢。
吃一碗麻辣燙要掏50-100元?我看起來像冤大種嗎?有這份預算,為什么不去吃服務更好的小火鍋?點兩個豐富的家常菜?甚至是一份味道更好的日料簡餐?
麻辣燙當然擁有在時代中迭代的自由。它已經解決溫飽的“便宜大碗”進化到解饞好吃的標準化連鎖快餐,但走向高端甚至成為社交產品,或許就是不需要。
任它里面有扇貝有龍蝦有鮑魚,終究也是一碗加了扇貝龍蝦鮑魚的……麻辣燙啊。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