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遞延所得稅收益”和“遞延所得稅費用”都是“所得稅費用”科目的明細科目,如果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價值,那么就是說明應該補稅了,所以是遞延所得稅負債,要是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價值,那么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料圖)
2、有如下公式幫助你理解:遞延所得稅收益=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2、遞延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3、遞延所得稅=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增加+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減少-當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增加這個公式得出的正數,就是遞延所得稅費用;負數,就是遞延所得稅收益。
3、上述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的必須是“所得稅費用”,這樣才會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或遞延所得稅收益。
4、擴展資料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
5、根據稅法規(guī)定可用以后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6、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7、三、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一)企業(yè)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
8、(二)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根據所得稅準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于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于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9、(三)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本科目。
10、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遞延所得稅。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