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島新聞網8月19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臧偉)多年來,她悉心照顧患病的公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的故事,早被街坊鄰里傳為佳話,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她曾榮獲“青島市文明市民”“青島市慈孝之星”“山東省抗擊疫情優秀志愿者”等稱號。2023年5月,她的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她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正含義。她就是青島市市南區云南路街道廣州路社區居民張婷。
近日,山東省文明辦公布第136期“山東好人”名單,張婷獲評孝老愛親“山東好人”榮譽稱號。
突遭變故,好大嫂扛起家庭重擔。1990年,張婷的小叔子王基柱在參加單位伙房滅火行動中,不慎從房頂跌落,經過50多天的全力搶救,雖然命保住了,卻留下了嚴重的腦外傷后遺癥,造成肢體和智力殘疾,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面對無人照顧的小叔子和年事已高的公婆,張婷和丈夫毅然決然地挑起家庭的重擔。此后,小家變成了大家,小鍋變成了大鍋。張婷每天要在6點前起床,不僅要照顧患病的公公、婆婆,而且還要給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洗臉、刷牙、做飯、喂飯,晚上下班回家操持家務。由于大腦嚴重受損,小叔子情緒經常失控,癲癇病有時一天發作三四次,特別是在夜里,大小便失禁時會亂抓亂抹,隨時需要救治和護理。
1995年,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公公去世,婆婆又病倒了。那段時間,一間屋的兩張床上一邊躺著婆婆,一邊躺著小叔子,張婷剛照顧完癲癇病發作的小叔子,婆婆這邊又喊她清理床褥……累得張婷精疲力竭。有人勸她,送一個去養老院吧,可是善良孝順的張婷卻舍不得,“畢竟是親人,自己照顧肯定是最盡心的”。由于受到張婷和丈夫的精心照料,癱瘓在床三年的婆婆直至98歲才離世。
血濃于水,再苦再累也不會拋棄。“當時大夫說,你們家快放棄吧,就算好了大概率也是植物人。我覺得,老人就這么兩個兒子,不管怎樣,只要有這個人,就還是個家。”就這樣,張婷咬牙堅持了下來,而這一堅持就是30多年。
張婷的付出,丈夫王基樑看在眼里,他既感謝又心疼:“這不是簡單一句話就做到的,人能有幾個30年呢?”張婷坦然面對著別樣人生,雖然失去了常人的生活樂趣,但從未有過舍棄家人的念頭。如今,張婷的丈夫退休,女兒成家立業,閑暇時他們會帶著小叔子出門透透氣,暢想未來的好日子、好生活。
甘于奉獻,志愿服務勇于擔當。張婷家中“一門出過三進士”,從爺爺輩開始行醫,一直將孝悌助人傳為家風。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曾是護士的張婷卻選擇了逆行而上,之后又多次作為醫學志愿者奔赴火車站、社區等抗疫一線。在張婷的帶動下,丈夫在照顧弟弟的同時,也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清理、照顧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動。2022年,老兩口又將政府發放的1800元志愿者補助通過街道捐贈了出來,買了口罩等物資用于疫情防控,彰顯著守護“大家”與“小家”的責任與擔當。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