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會發現,用面團發酵的食品里面都存在著一些“神奇的小孔”。這些小孔是怎么來的,它們對食物會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面團的發酵過程。面粉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組成,在面包發酵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面粉中的蛋白質主要由麥膠蛋白、麥谷蛋白、麥清蛋白和麥球蛋白等組成,其中麥谷蛋白、麥膠蛋白能吸水膨脹形成面筋質。
這種面筋質在面團發酵過程中會因為二氧化碳氣體的產生而膨脹,并能阻止二氧化碳氣體的溢出。
其次,促進小孔形成的主力軍是誰呢?我們都知道,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的。淀粉中所含的淀粉酶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將淀粉轉化為麥芽糖,進而繼續轉化為葡萄糖,從而供給酵母發酵所需要的能量。
當面團加入酵母后,酵母即可吸收面團中的養分生長繁殖,并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形成膨大、松軟、蜂窩狀的組織結構。因此酵母對面包的發酵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除了酵母,發酵粉也能制作面制品和膨化食品,通過發酵使食品中原有的營養成分發生改變并產生獨特的風味。發酵粉可分為三類:
(1)快速型發酵粉:由碳酸氫鈉和有機酸混合而成,有機酸多為檸檬酸、酒石酸、乳酸、琥珀酸等。
(2)慢速型發酵粉:由碳酸氫鈉與明礬類混合而成,明礬類物質反應速度慢,是遲效性發酵粉。
(3)快慢混合型:是碳酸氫鈉與酸性鹽混合而成,又稱雙重反應發酵粉,它一般在常溫下放出部分氣體,在爐內烘烤時放出全部氣體。常用的酸性鹽有酒石酸氫鉀、磷酸二氫鈣、焦磷酸二氫鈉等。
事實上,酵母和發酵粉只是膨松劑中的一種,屬于生物膨松劑和復合化學膨松劑的分支。而膨松劑團隊中還有一位成員——化學膨松劑。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學膨松劑有小蘇打、碳酸氫銨和碳酸銨,其主要膨松機理是在加熱條件下,這些物質能迅速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制品體積膨大。
現在你知道面團中為什么有小孔了嗎?
本文來自:新華網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