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每日視訊:血雉:脾氣倔強的鳥類

發布時間:2022-06-15 05:47:32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責任編輯:caobo

血雉雄鳥 趙納勛攝

血雉是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祁連山脈和秦嶺地區。從云南老君山的林區一直到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冰川區域都有它們的身影。在國外見于尼泊爾、不丹等地。

血雉通體以藍灰色為基調,胸口和翅膀上方的羽毛呈嫩綠色,頭頂有一撮羽冠,緊張時就會豎立起來。血雉擁有一身柳葉形羽毛,長而下垂,羽毛上有白色羽干紋,就像老漁翁身披一件長長的蓑衣。血雉雖通體顏色較暗,但其有著引人注目的紅臉、紅腳、紅尾巴,這也是其得名血雉的原因。

我國境內的血雉有多個亞種,各地根據它的生活習性不同,取了很多有當地特色的俗名。

青藏高原的藏民喜歡其紅色的腳,管它叫“紅腳雞”;在四川,因其羽毛形似柳葉,就稱為“柳雞”;在云南麗江與大理等地,因其主要棲于松林和云杉林,喜愛吃松葉和種子,又稱為“松雞子”;還有一些人因它獨特的紅色標志直接稱呼它為“血雞”。


【資料圖】

血雉生活在高海拔地區,一般在海拔2000—4900米高寒山區的高山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杜鵑灌叢中生活。血雉的行蹤極為隱蔽,數量又稀少,平日里想要一見它們靚麗的身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血雉白天主要在林下地上,晚上到樹上棲息。通常天一亮即開始覓食,一直到黃昏。血雉輕易是不會飛翔的,只有在黃昏后它們才會飛到一些比較低的樹枝上休息。

血雉雌鳥和幼鳥 向定乾攝

血雉也有季節性垂直遷移的習性,夏秋季,它們選擇在高海拔地區生活,相對安全一些,因為它們不善飛,多在地面活動,天敵甚多。冬季,它們會遷移至較低海拔越冬,但絕不會下山。

每年3月底至4月初,是血雉分群配對的時節,它們是社會型單配制,配偶關系可維持整個繁殖季節。交配季節的雄鳥可以說是“模范丈夫”,雖不善斗爭,但為了保護雌鳥和雛鳥,雄性血雉會故意飛起吸引天敵注意,從而讓“妻小”離開。

血雉生下來就是倔脾氣,它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剛烈。如果被人捉住,它會不吃不喝,甚至絕食而亡。一些動物園中雖能馴養血雉,但失去自由的它們卻拒絕繁殖后代,使其無法持續馴養。

血雉從不挑食,日常吃的食物以植物為主,地面上可見的各類植物的嫩芽、嫩葉乃至花朵、漿果、種子以及地衣等都是它的盤中美味。它食譜上的種類隨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夏秋季主要食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漿果、種子以及苔蘚、地衣等;冬春季則以各種樹木的嫩葉、芽苞、花序等為食。遇上食物匱乏的時候,血雉也會用腳爪刨土,抓一些昆蟲改善伙食。實在是食物短缺,哪怕是蜘蛛、蜈蚣這樣的小型無脊椎類動物,血雉也是一樣會吃的。

它們大多把巢筑于人跡罕至的灌木叢中或者腐爛的倒木旁,巢建得很隱蔽,一般的捕獵者很難發現。(周軍)

文章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

標簽: 食物短缺 引人注目 雅魯藏布江 人跡罕至 可以說是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