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楊柳絮為何這么多?-世界熱資訊

發布時間:2023-05-19 20:42:36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楊瑩瑩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資料圖片)

每年的4—5月之間,楊柳樹開花會產生大量白色的楊柳絮,一陣風吹過,輕飄飄的楊柳絮隨風飄飛,這些看似美麗的花絮,卻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困擾。那么,楊柳絮為何這么多?它有哪些危害?公眾又該如何應對?

彌補木材不足,是曾經的“搖錢樹”

楊樹在我國是比較重要的樹種,它屬于落葉喬木,具有筆直高大,且有較強的抵抗惡劣環境等特點,因此在我國廣泛種植。其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和華中地區。

“楊樹曾經是公認的搖錢樹,既綠化環境,防止土地沙漠化,還彌補了木材的不足,真是一舉多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卓仁英研究員介紹說,這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地區開始大規模綠化造林。相對于杉科植物喜歡溫曖和潮濕的環境,桉樹對土壤肥力破壞大,泡桐樹易斷不結實,馬尾松適合于高海拔地區,而楊樹因其生長快,五六年即可長大成材、樹形優美,冠幅較大,生命力旺盛,適應力極強,四季常綠時間長等特點,于是,楊樹開始在我國被大量種植,不光是園林里,就連行道樹也優選楊樹。

但是,隨著大量楊樹生長發育到了成熟期,陸續開始開花,楊柳絮漫天飛舞后,人們漸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不僅會引發過敏,還極易引起火災

為何現在楊樹卻讓人深惡痛絕?原來都是楊柳絮惹的“禍”。

所謂楊柳絮,是楊樹或者柳樹的果實,楊樹、柳樹的果實很小且帶有棉花絲狀的絮狀物質,借助風力到處飄散。

楊柳絮中含有很多過敏蛋白,這些蛋白會引發人體過敏,花粉過敏可能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呼吸不暢,還有呼吸道陣發性咳嗽、胸悶、氣短、喘息,眼睛發癢、眼瞼腫脹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疹子,甚至形成滲液。

卓仁英稱,春季花粉過敏的“元兇”,往往不是顏色鮮艷的觀賞花,而是那些看起來不像會開花的樹木類、雜草類植物。春天最容易引起過敏的樹木花粉,主要來自柏樹、樺樹、梧桐、白蠟、臭椿。

目前,世界范圍內花粉等過敏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和日趨嚴重的態勢,每年發病人數有數億之多,僅歐洲,每年用于治療花粉過敏患者的費用就高達300億歐元。我國對花粉過敏的患者至少在5000萬人,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影響人民群眾勞動效率和安居樂業的六大慢性病之一和四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

另外,楊柳絮還極易引起火災,看見明火就會引燃,很多地方已有關于楊絮大量堆積遇明火引發火災的案例。

多措并舉抑制楊柳飛絮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環境綠化、美化的要求和期望也越來越高,選擇有益健康的生態景觀樹種尤為重要,這同樣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我們需要科學評價不同綠化樹種花粉、花絮的情況,擇優選擇過敏原含量低的綠化樹種進行重點推廣。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團隊專門針對林木花粉、花絮過敏等問題開展系列研究,他們以楊樹、懸鈴木和柏木為材料,對楊樹飛絮及花粉進行調查。通過野外實地調查,收集到6個株系其開花量和結果量均明顯低于普通植株。研究團隊還篩選出楊樹、懸鈴木和柏木候選過敏原蛋白 15 個,分離楊樹、懸鈴木關鍵開花基因 10 個,利用轉基因方法獲得了2個不育轉基因楊樹,這兩個轉基因不育楊樹自2007年田間種植后一直沒有開花,頂芽花芽受到嚴重抑制。雖然初步篩選和培育出一批低致敏新品種,但由于林木育種周期相對較長,還需進一步觀察和比較。所以,目前花絮和花粉引發的過敏,還需依賴于化學物質抑制林木開花,同時提高個人防護。

面對楊柳飛絮該如何應對?目前,我國各地主要采用噴灑或注射藥物抑制花芽形成,如鄭州采用注射一種花芽抑制劑—絮無影,抑制花芽分化過程,導致花絮球敗育,促進花和幼果萎縮脫落,減少或者杜絕結球,以達到減少飄絮的目的。杭州市園文局自2019年起開展飛絮抑制試驗,對主城區的580棵梧桐樹注射對植物花果有催熟脫落作用的化學藥劑乙烯利、赤霉素等藥劑,結果顯示試驗路段懸鈴木所結球果減少90%以上,甚至有全株無果的情況。

針對個人防護,卓仁英建議,可在花粉期到來的前兩周選擇使用抗過敏藥物。外出時最好帶上脫敏藥物,若遇皮膚發癢、全身發熱、咳嗽、氣急時,應迅速離開誘發環境并及時服藥。一旦出現哮喘癥狀,趕緊服藥并及時到醫院就診。醫學專家建議防過敏技巧:盡量減少接觸過敏原是防過敏的總原則,出門戴好口罩,以及防護眼鏡;回家后及時沖洗口鼻眼睛;在家時注意關閉門窗,減少花粉進入室內的幾率。

標簽:

上一篇:“中國青少年兒童營養健康標準推廣實施行動”開啟
下一篇:最后一頁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