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普時報記者 胡利娟
5月29日,由中營惠營養健康研究院主辦的“Vitafoods歸來共話營養健康食品創新”線上會議召開。行業專家和科研單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我國基于營養研究導向的健康食品未來發展創新機會與趨勢。
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王瑛瑤研究員強調,在健康成為消費者對產品創新首要選擇因素的當下,食品的創新迎來新一輪消費和科技帶動的蓬勃發展,新原料、新功能、新工藝、新的營養研究,為食品高質量創新發展打開了新的窗口,需要科技、產業政策、法規等多維度的協同。
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雍凌副研究員介紹了我國新食品原料政策法規和審批現狀,并對衛健委最近發布的《關于“三新食品”目錄及適用的食品安全標準的公告》進行了解讀。她建議企業在申請新食品原料時,在安全性評價,尤其是毒理學試驗設計過程中,盡量做到“最大”劑量;在有充分依據的條件下,基于原料的應用特性,合理提出使用范圍,使其具有全面性、安全性和必要性;必須要保證新原料在食品中使用量乘以每日食品的消費量,小于等于每日推薦攝入量。
與會代表還分別從母嬰營養、運動營養、認知健康,以及營養健康食品熱門劑型維度,分享了他們各自對健康和營養前景的見解。總的來看,當前全球營養健康食品在追求天然,美味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正在聚焦新有效成分、新材料的發掘與應用,以及消費者對整體健康、大腦認知健康、骨和關節健康、運動恢復、眼部健康、情緒健康、日常護理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
中營惠營養健康研究院劉清華博士結合機制、人群營養需求,作了題為《我國功能食品創新趨勢》報告。報告就功能食品走勢和結構,并以食品行業關注的免疫力健康、運動營養和口服美容的創新趨勢為例,作了深入探討。劉清華認為,我國功能食品市場已經從“重營銷”切換到“重研發”階段,從原料端AI篩選技術、分子改性、發酵、包埋技術,以及萃取技術的技術升級以及產品端創新劑型,創新配方和生產技術裝備創新升級將成為產業著力的方向。
王瑛瑤表示,營養健康是未來食品的導向和基礎,如何基于功效成分開發更多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需要更多科學層面的研究。第三屆營養科技創新大會將于11月舉行,屆時,中營惠營養健康研究院將在功能性原料、營養導向物性和結構改造類食物、個性需求食品等方向,加大研制和開發力度,持續為食品、營養及健康管理行業的創新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專業技術轉化和科技服務。
標簽: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920 891 263@qq.com 備案號: 京ICP備2022016840號-87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