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環球微資訊!三北五期工程完成,水土流失面積有效控制超六成

發布時間:2022-07-28 17:39:43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科普時報記者胡利娟


(資料圖)

“三北工程自1978年啟動至今,歷經44年,圓滿完成了前五期工程建設任務。”7月28日,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副局長張良在該局召開的第三季度例行發布會上作如上表述。

三北工程又稱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我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

國家林草局供圖

根據《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方案》,2011—2020年是三北五期工程建設期。2020年,國家林草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會同有關專業機構對三北五期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了總結評估。整個評估工作歷時一年多,內容涉及三北工程區森林資源消長、沙化土地變化、水土流失治理、農田林網化、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等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五期工程評估報告》,并通過專家論證。

三北五期工程評估結果顯示,三北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呈現穩中向好趨勢,自然生態系統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風沙危害得到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護農促牧屏障日益完備。截至2020年底,五期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527.12萬公頃,40多年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達3174.2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四期末的12.40%增加至五期末的13.84%,黃土高原、毛烏素沙地、科爾沁沙地和呼倫貝爾沙地等重點區域生態治理進程明顯加快。

張良介紹說,與前四期工程相比,五期工程在建設理念、內容和布局上實現創新與突破。

一是建設理念更加注自然修復。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五期工程封山(沙)育林占工程任務的52.12%,是四期工程的2.8倍。

二是建設內容更加注重數量與質量并重。遵循防護林建設規律,創造性地將退化林修復納入建設,實現造林增量與經營提質“雙輪”驅動發展。五期工程共完成退化林修復50.36萬公頃。

三是建設布局更加注重合理分區、精準施策。工程建設重心逐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合理規劃布局東北華北平原農區、風沙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西北荒漠區四個建設區域。

累計前四期工程建設成效,工程區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得到初步治理,45.59%以上的農田實現林網化,61%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設綜合效益顯著。

張良透露,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目前,三北工程總體規劃修編和六期工程規劃的報批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待規劃批復后將適時啟動六期工程建設。屆時,三北六期工程將以鞏固和發展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為目標,以不斷提升林草資源總量和質量為主攻方向,集中建設一批有特色、上規模、高質量的示范項目,形成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規模化治理、科學綠化、質量精準提升的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樣板。

標簽: 工程建設 水土流失 三北防護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