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近年來,高血壓呈現發病率增高和年輕化的趨勢。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突破3億,每年約200萬人的死因與高血壓有關。然而,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僅達51.5%,控制率更是低至16.9%,高血壓防治刻不容緩。
高血壓可控可防,除了藥物治療,正確的生活方式干預也可明顯降低血壓。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等五大方面。
(資料圖片)
合理膳食,限制鈉鹽攝入
鈉攝入量過高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增加。鈉攝入量越多,血壓水平也越高,因此,高血壓膳食療法最主要的關鍵點是減鹽。嚴格限鹽可有效降低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的發病率也會隨之下降。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限制鈉鹽的攝入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成本花費最少的措施。
膳食中鈉鉀比值與血壓水平成正比,適當增加鉀的攝入量而不增加鈉攝入量,降低鈉鉀比值,也可取得降壓效果。未服用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且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建議增加鉀的攝入,多食各種水果和蔬菜、無鹽堅果(但需要限制數量和頻率,避免過度食用)和豆類,如大豆、扁豆、干豌豆等。同時,應盡量避免進食高鹽食物和調味品,如榨菜、咸菜、黃醬、腌菜、腌肉、辣醬等。需要注意的是,低鈉飲食聯合服用噻嗪類利尿劑可能使老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所以這部分患者需要定期監測電解質。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營養均衡,需適量補充蛋白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牛奶、魚類、雞蛋、瘦肉和豆制品等。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天食用400—500克新鮮蔬菜,1—2個水果。對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穩的前提下,可選擇低糖型或中等含糖的水果,如蘋果、獼猴桃、草莓、梨和柚子等。
限制總熱量,避免超重與肥胖
高血壓患者需要控制總熱量,飲食主要包括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和全麥食品,適量的低脂或低脂奶制品,適量的未經加工的肉類、家禽和魚,適量的多不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菜籽油、低鹽黃油等。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需要控制體重,男性腰圍不應超過94厘米,女性不應超過80厘米,身體質量指數(BMI)應小于25。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減肥,每減少1千克體重,收縮壓可降低2毫米汞柱。減肥的方法是低熱量膳食聯合適量運動,尋求能量“負平衡”。但減肥應循序漸進,通常每周減0.5-1.0千克,在6個月至1年內減輕原體重的5%-10%為宜。減肥不僅有益于高血壓的治療,也可明顯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發生風險。
戒煙限酒,避免“一口悶”
煙草中含有2000多種有害物質,不僅可使血壓升高,還會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猝死和外周血管病發生的風險。研究表明,吸一支煙就會導致血壓和心率立即增加,并持續15分鐘以上。而戒煙可明顯降低心血管病、癌癥等疾病的風險。
此外,長期過量飲酒是高血壓、心血管病發生的危險因素,而且飲酒還可對抗降壓藥的作用,使血壓不易控制。戒酒后,除血壓下降外,降壓藥的療效也會大為改善。減少飲酒可以平均降低3.8毫米汞柱的收縮壓。不得不飲酒時,要盡量放慢飲酒速度,避免“干杯”或“一口飲”,且飲酒要伴餐,這樣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減輕酒精對胃的刺激,同時還應注意不飲高度烈性酒。
適量運動,每周至少3—5次
高血壓患者適宜的運動方式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和綜合功能練習等。建議每周至少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最好堅持每天都運動。由于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常處于比較高的水平,因此清晨是心血管事件的高發時段,最好選擇下午或傍晚進行鍛煉。研究表明,每減少1%的體重,收縮壓平均降低1毫米汞柱,減少10千克則可以減少6—10毫米汞柱的收縮壓;有規律的有氧活動可使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平均降低6.9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降低4.9毫米汞柱。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長期過度的心理反應會讓交感神經興奮,從而使血壓升高,明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預防和緩解心理壓力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因此高血壓患者要保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學會放松,不能長期焦慮不安、憂心忡忡。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高血壓的防控,同時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臨床藥師)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