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世界時快訊】面對陌生環境,我該如何適應

發布時間:2022-09-16 08:49:00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大耳叔叔:

您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今年中考考入了離家較遠的縣城高中,現在剛剛結束軍訓。在這所學校,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人,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和新的同學,我感到有一些緊張。這是我的第一次住校生活,所有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

最難過的是,因為我們班學生人數是奇數,我剛好成為了那個沒有同桌的人,每天形單影只的,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回寢室……我特別懷念以前的學習時光,同學和老師都非常熟悉,經常有人主動找我一起玩。我現在一點都不快樂,好希望有個人能約我一起去食堂吃頓飯,或者給我一個微笑,哪怕是簡單地打個招呼問候一下也行!

小余兒(化名)

=======================================================

小余兒:

你好!

感謝你的信任!當你背起行囊,獨自去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獨立開始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作為老師,我很能理解你此時此刻的感受。進入新的學校,每個同學往往都會在入學初期經歷一段以孤獨為伴的日子,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們總是要經歷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最后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和群體。

在你的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友誼的渴望,你思路清晰,表達準確,有困惑懂得向老師求助,老師首先要表揚你。但我們想要獲得友誼,還需要先厘清思路,看看目前存在哪些問題。老師感覺,你有主動結交同學的意愿,但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認識新同學;你跟同學之間的交往缺乏主動性,寄希望于讓別人主動認識自己。

一般而言,在新的環境中表現得自然、主動、熱情、坦誠,會更快交到更多的朋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有的同學屬于被動慢熱型,有的同學喜歡特立獨行,還有的同學因為缺少安全感,會在對外交流時表現出退縮行為。在新班級里,我們可以先冷靜觀察,再有選擇地與同學交往,接納自己的個性特征,做最真實的自己。

在新的環境結交朋友,需要把握“積極主動溝通”“尋找共同點”和“不喪失原則”這3點。特別需要提醒的是,有的同學為了結交新朋友,喪失個人原則,以不惜犧牲自己的個性、愛好,甚至以改變自己的代價去極力地討好他人,經常否定自己,并以別人的喜好為標準來改變自己。這樣雖然短時間獲得了同學的接納,但卻在不經意間喪失了自己的做人原則和喜好。所以在交往中,需要相互尊重,既不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做人原則。只有尊重自己和他人,并接納自己的人才能自信地與人交往,獲得他人的喜愛。

老師建議你不妨嘗試這樣做。首先,你可以在上課、課間活動或就餐、寢室生活等公眾場所主動融入集體,找到跟他人的共同話題,比如,大家易于討論和參與的公眾話題,如天氣、運動、名人,以及影視作品等來切入話題,面帶微笑地參與討論。其次,要善于觀察和傾聽,去覺察和感受對方的情緒變化。在與同學交流時需要專心傾聽,這是對別人最基本的尊重;注意觀察其面部表情,體察其說話語氣,學會覺察對方情緒,并在傾聽中了解他們的喜好。最后,不輕易否定他人。如有意見不合之處,不必立刻否定對方,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理解,從而對你產生較多的信任和親切感。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多給自己一些鼓勵,學會欣賞和豐富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相信你身上的特質也會吸引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大耳叔叔

=======================================================

案例反思

新生入學后,對學習環境和新的人際關系的適應情況,影響著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很多學生在交友上采取等待和自我封閉的態度,要么等待別人主動來找自己,要么完全不和陌生人交往。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的早期階段,接近性是增進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可以在相互的交往中找到一些彼此的共同點,來增進彼此之間的熟悉感和接近感,從而使自己在新的人際關系中有一個快樂的開始。

(作者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心理高級教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心理治療師)

標簽: 人際關系 積極主動 以及影視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