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每日消息!月逝之后

發布時間:2022-09-17 09:48:55 來源:科普時報 責任編輯:caobo

科幻世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過漫長的46億年磨難后,月球終于不堪重負,于一個深夜徹底分崩離析,被撕裂的碎片四散墜落,如同垃圾一般被掃進茫茫蒼穹。地球的自轉傾斜角度緊接著產生了巨大偏移,一瞬間超過了45度。因為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蕩然無存,所有海水開始橫向偏移,超級大海嘯不可避免要發生了。

我們天文臺第一時間知道了這個消息,馬上通過警報系統向全世界發出了應急防御信號。不到1小時,地面上的所有飛船便載著人類緊急飛往其他星球避難。但我們天文臺幾十名科研人員并沒有搭乘最后一架飛船逃生,而是選擇前往地下800米的全封閉式救急地窖暫避。那是擁有全套科研設備的避難所,自動化氧氣制造機可供100人同時吸氧50年。

果然不出我們所料,在月球消失5個小時后,巨大的海嘯鋪天蓋地襲來,地面上的所有建筑物全都被沖垮,就連大山也不能幸免,全都被海水漫過了山頂。我們在地窖的衛星監控器里看得一清二楚,地球上所有留下的生物基本都被摧毀了,這讓我們感到十分痛心,但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毫無任何解救辦法。

時間過去了兩天,海嘯依然沒有減弱的痕跡。我們這些人早已做好了長時間待在地窖的準備,有些人開始著手測量海嘯的級別,并估算破壞程度;還有人試圖將海水的壓力通過轉移泵輸送到測壓機上,看能否刷新壓力的最高值。可就在此時,大地突然抖動起來,地窖也開始跟著搖晃。我們起先以為是地震,但后來感覺不對,根本不是從地下傳上來的振波,而是海水被攪拌后帶動地窖引起的劇烈晃動。我們立刻檢查監視器,發現海中央出現一股巨大的漩渦,3條直徑500米的水柱直通上空,而空中有一片烏云正在往上吸水,烏云當中閃電陣陣,卻聽不見任何雷鳴聲。

“不光是水在往上吸,還有土、沙石……”有人發現水柱里出現一條黑粗線,那是泥土在匯集,并且伴著海水極速朝烏云里輸送。

“應該不止這些,”我盯著監視器說道,“還有金屬,那些鐵皮鋼管、金銀銅鋁全都從另一個通道往上輸送。”

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情況,而那片烏云變得越來越大,大約有700平方公里的規模,整個上空都被籠罩住了。原以為幾個小時后烏云就會慢慢消退,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場水柱攪海居然持續了整整1個月。

就在一天下午的3時左右,大地突然不動了,水也迅速退去。我們立刻查看監視器,發現大山冒出了山頂,一切都在恢復原貌。而那片烏云已經不見了蹤影,我們乘坐專用三棲飛車從地窖升到地面,陸地露出原先的模樣,大地已然開始復蘇,草木不知何時冒出了嫩芽,這預示著新生命正在孕育,我們盼來了希望。

可沒有了月球,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出現,莫非是地球開啟了自愈系統?帶著疑問,我們終于盼來了黑夜的降臨,就在繁星掛滿夜空時,一輪皎潔的明月冉冉升起,把我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月球不是已經毀滅了嗎?怎么又死而復生重回天際?但經過我們仔細觀察,這輪“明月”好像并非原先那個原版月球,它仿佛更加明亮、體型更大、表面沒有一個隕石坑、整個球面都是光滑無痕的。我們利用超高倍望遠鏡觀測它,發現這輪明月通體都是由泥土與金屬混合而成,材料搭配合理勻稱,表面細膩滑潤,將太陽的光芒反襯得更加淋漓盡致。

我們大概想明白了:這應該是外星生物為我們人類制造的能替代月球的人造衛星,那片烏云就是制造衛星的研發基地,水柱吸收的海水、泥土、金屬物都是他們用來研發衛星的材料,而那只見閃擊而不發轟鳴的閃電就應該是制作衛星時所需要的融化工具。

不管我們猜測得對不對,反正地球是保住了,既然外星人極力保護地球生物,我們也不能辜負了他們的期望,于是向人類避難的外太空星球發出警報解除信息。信息發出幾天后,所有避難者陸續乘坐飛船回到地球。人類再次回到地球的懷抱。

(作者系科幻小說家、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標簽: 地面上的 回到地球 科幻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