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網

每日看點!“雙碳”科普怎么做?專家給出這些建議

發布時間:2022-09-17 20:34:14 來源:中國科普網 責任編輯:caobo


(資料圖)

科普時報記者 項錚

目前“雙碳”已成為廣為人知的新詞熱詞。9月5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指導,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日報社、中國氣象學會和蘇州大學聯合承辦的“雙碳”大眾科學表達與傳播策略高端沙龍開辦。專家們圍繞“雙碳”議題共同探討了如何推動“雙碳”前沿創新成果科普傳播、成果與傳播效果的深度融合轉化。

蘇州大學團隊曾對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認知進行了一項全國性網絡調研顯示,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度較高,但參與度較低。在1500份受訪者代表性樣本中,有近70%的受訪者對氣候變化有一定的認識,但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為環保產品多付出。調研進一步分析了這一現象與經濟社會等結構性背景因素的相關性,發現中國受眾對氣候行動經濟層面的關注度高。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賈鶴鵬表示,中國媒體普遍積極報道氣候變化,但內容上多以應對氣候活動為主,未來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傳播策略方面,應當從具體事例、數據出發,體現個人與國家的紐帶關系,在將氣候變化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同時,也要加強與本地極端天氣等氣候風險事件相結合。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氣候傳播與風險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表示,公眾對氣候問題的認知,根本上來說是由社會建構的,創建符合受眾驅動力的故事能夠更好地將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知轉化為行動,基于公眾價值觀的分類進行受眾細分,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受眾需求,針對不同公眾群體提出不同的傳播建議。

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陳迎表示,在做科普宣傳時,科學性應當是第一位的,在科學性的基礎上再談趣味性、可讀性和符合傳播規律。“雙碳”科普宣傳內容涉及面廣、多學科交叉、更新速度快,再加上在新媒體時代無論是正確的科普還是錯誤的謠言傳播速度都非??臁K罡小翱破展ぷ髭s不上社會的需求”,呼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雙碳”科普宣傳教育體系,為不同的受眾提供自身所需要的教育。

標簽: 氣候變化 蘇州大學 傳媒學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