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插畫《草地貪夜蛾:玉米“克星”》
“這次為《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畫科普插畫,讓我既增長了知識,同時又提高了畫畫水平,讓我特別難忘。”日前,科普圖書《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由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12歲的“小插畫師”,來自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的曲晨陽分享了繪制科普插畫的心路歷程。
【資料圖】
因為曲晨陽有著5年的繪畫功底,所以今年3月初,剛剛接受給《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圖書畫科普插畫的任務時,感到興趣盎然,十分積極,但是,她很快遇到了第一個難題。
“因為插畫的專業性很強,需要上網查詢大量的專業知識,才能將科學知識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而我又希望插圖有趣味,別人喜歡看,所以難度就變得更大了。”曲晨陽告訴記者。
起初因為前期經驗不足,編輯劉聰否定曲晨陽畫稿的情況居多,因此她對自己完成任務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畫畫時不積極的情況時有發生。
“后來我的爸爸媽媽、劉聰姐姐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引導及鼓勵,媽媽常對我說,你既然沒有思路,那就多看看其他那些較為成功的插畫、插圖來學學,一點一點地繼續畫。”曲晨陽回憶。
有一次鄰居家孩子被小狗咬傷,面對大家缺乏科學知識、毫無防范意識的情況,讓她慢慢意識到科普的重要性,于是她準備挑戰自己,大干一場。
“因為前期被否定的畫稿居多,于是我就試著自己總結經驗,更加用心地創作,我驚喜地發現,被肯定的畫稿越來越多了。”曲晨陽說。
曲晨陽記得她最開始受肯定的第一幅科普插畫就是關于馬鈴薯晚疫病的科普插畫。
“后來,我的創作思路和想法被認可得越來越多,這一下子增強了我的自信心。”她說。
今年4月底,曲晨陽自認為畫得還不錯的畫被劉聰拿去預排版,后來她看到部分樣書,發現前面畫得確實不好,有很多地方其實還可以再提升。于是,劉聰讓她挑出部分不好的插畫重新畫。
“我甚至挑出了大半部分都覺得不滿意的插畫,為此,我改進了畫質及其思路,后來也畫得也越來越順利。”曲晨陽說,全部畫完后她竟有些戀戀不舍。
“雖然我犧牲了很多玩的時間,但畫畫水平和科學知識提高了很多,審美和思路也開闊了許多,掌握了許多關于動植物防疫和動植物科普的知識,也成長了很多。”曲晨陽說。
最讓她喜歡的一幅科普插畫是關于草地貪夜蛾的那幅科普插畫。“因為草地貪夜蛾的幼蟲腹部有4個點,這讓我感到十分有趣,同時我也很喜歡吃玉米,所以我希望通過畫筆讓大家都警覺起來。”曲晨陽說。
她還發現自己更講衛生了,也更加注重與流浪貓、流浪狗的互動界限,生活習慣也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規律。
“跟媽媽出門時發現路邊的野花野草,我會很緊張地過去辨認一番,生怕我們周圍出現入侵雜草,危害生態安全。”曲晨陽說。
科普圖書《動植物疫病傳染人嗎》以常見動植物疫病為主線,幫助公眾科學認識各種病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和防護方法。全國畜牧總站總畜牧師蘇紅田認為,該書文筆清新,插圖優美,既能填補知識盲點,又能矯正生活誤區,可以在輕松中了解人類與動植物疫病斗爭的歷史。
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深有感觸地說,該書的亮點之一就是圖文并茂,文字表達樸實中肯精準,插圖線條簡潔流暢明快,趣味十足,資深記者+小繪者的搭配非常新穎巧妙,二者將專業的動植物疫病知識以講故事的形式“畫”出來。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