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對去醫院門診看病不陌生,都知道掛號排隊,然后按照先后順序等候就診。然而,也有一些曾經到急診看病的患者回來抱怨,怎么總有人插隊呢?身體不舒服了,不想去急診,可以在家先扛一扛嗎?自己病得重不重,該如何判斷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梅雪針對公眾關心的急診看病相關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
1
急診看病為何總有人“插隊”?
這是因為急診與門診是有區別的。門診患者大多病情平緩,所以就診就按照先后次序,誰先掛號誰就先見到醫生。但是在急診科,有些患者屬于急危重癥,其救治是刻不容緩的。
有些疾病只是急,但是不危險。比如高燒39度,也很急,但是患者大多沒有生命危險。即便是相同的癥狀,疾病的危險程度也不同。例如,同樣是胸痛,有的胸痛可能是帶狀皰疹、肋間神經痛、胸膜炎等引發,疼痛也很厲害,但是醫生檢查后判斷,這個胸痛還不足以致命,與心梗等危急重癥引起的胸痛不一樣。因此,急診患者要按照疾病分級來區別對待。危急重癥患者自然應優先得到救治。
醫院急診科都有一套科學的分級標準,什么樣的患者出現了什么樣的癥狀,通過科學且客觀地分級后,才能說哪位患者病情更重。急診實行的是分急診療,級別越高的患者意味著病情越重,就會被優先處理。如果哪位患者到急診后并未得到優先處置,其實應該慶幸自己的病情尚且沒有生命危險。
急診科允許“插隊”實際上是為了挽救生命,希望大家以后到急診就診也能對突發的“插隊”情況多一分理解。
2
自己感覺特別難受,算不算病得重呢?
一些危急重癥患者是不能等待的,必須立刻得到救治,那大家肯定想知道,病得重不重,到底誰說了算,我自己感覺特別難受,算不算病得重呢?
一般情況下,到醫院急診后,患者要先接受分診和分級。護士會測量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并通過詢問疾病的相關情況,對疾病做一個科學的分級。護士會按照科學量表,對患者進行打分,一般分值越高,意味著病情越嚴重。有一些自我感覺特別痛苦的患者,通過分級后可能發現病情并不十分危急。
當然,有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即便不做分級也能馬上判斷需要緊急救治,例如患者已經昏迷,病情一目了然,不必再等著分級。分級最大的意義是在那些看著并不嚴重的疾病中,識別出那些潛藏的風險。急診科醫生也是通過科學的分級,讓真正的危急重癥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護航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身體不舒服了,可以扛一扛嗎?
其實,我們平時絕大多數的身體不舒服,都算不上危急重癥,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急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可以在家扛一扛、等一等呢?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等待。有一些危急重癥,早期癥狀不明顯,患者感覺可以忍,但病情發展卻非常迅速,如果不及時就診就可能錯過最佳的診療時機,甚至危及生命。這些危急重癥中絕大多數都是心腦血管疾病,臨床上稱為“時間依賴性疾病”。以腦卒中為例,發病后的三四個小時是救治的時間窗,一旦錯過患者的預后會很差。因此,一旦懷疑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盡快到醫院急診科就診。(轉自:健康中國)
統籌:劉旸
責編:張馳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