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凌晨,一陣陣響雷傳入耳畔,不少市民從睡夢中驚醒,閃電夜景圖、雷鳴小視頻隨后刷屏微信朋友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市民說,剛剛,你聽到雷聲巨響了嗎?
也有市民疑惑,為何白天天氣炎熱,傍晚晚霞絢麗,為何深夜突然電閃雷鳴?
對此記者采訪相關氣象專家,為大家解讀這次不同尋常的“雷電”過程。
悄悄溜進城的冷空氣導演了“雷電大戲”
18日,隨著暖氣團的加強,烏魯木齊氣溫節節攀升,主城區最高氣溫接近34℃,城北和米東區則普遍迎來35℃以上的高溫過程。如果不出意外,白天聚集的熱空氣會延續到夜間,帶來一個無風悶熱的夜晚。
不過到了深夜,北邊來的一小股冷空氣自北向南進入城區,如果是在往常頂多就帶來點烏云,有時會有一些陣雨。不過這次冷空氣碰到了白天積蓄已久的暖氣團,冷熱氣團劇烈交匯,形成短時強對流天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雷電過程。市氣象臺18日0時56分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公眾及時防范。
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刁平介紹,此次雷電過程時間為0時20分至1時40分之間,全過程將近80分鐘,伴隨強烈的打雷閃電現象,并伴有陣風,不過降水量僅有0.6毫米的毛毛雨。
刁平介紹,夏季是強對流天氣高發的季節。和往年相比,今年6月以來,烏魯木齊市的雷電天氣較多,這主要是由于氣溫較高加之北面的冷空氣較為活躍所致。
如果水汽強,發生短時強降水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水汽弱,就會出現“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當暖氣團與小股冷空氣交匯,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就會形成產生雷電的雷雨云。
目前烏魯木齊進入三伏天,也進入雷電活動多發期,市民需及時關注各類天氣預警信息,做好防范。
新疆7月閃電最為集中
有市民說,這次打雷聲音特別響,就像在耳邊炸了一個鞭炮。
對此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春艷介紹,雷電產生的巨響可能有很多種原因,雷達觀測結果表明,烏魯木齊此次出現的是正地閃,巨響可能和此相關。
據了解,閃電分為“地閃”和“云閃”兩類,“地閃”指打到地上的閃電,“云閃”指發生在云內或云間的閃電。云中的正電荷對地放電稱為“正地閃”,云中的負電荷對地放電稱為“負地閃”。
一般正地閃發生比例低,但是強度大。電流本身雖然沒有聲音,但閃電通路中的空氣突然劇烈增熱,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就會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
氣象資料顯示,新疆閃電集中出現在4到9月,其中7月閃電最為集中。
今夏全疆最強高溫時段就要來了
剛剛邁入三伏天,受強暖氣團控制,全疆在7月21日到28日將迎來持續高溫過程,各地也將迎來今年入夏以來氣溫新高,其中烏魯木齊主城區高溫升至40℃左右,城北則將達到45℃。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23日將進入大暑節氣,新疆大部分區域也將迎來高溫炙烤。
自治區氣象臺18日發布的重要天氣預報顯示,7月21日至28日,全疆平原大部地區將陸續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平原區大部分區域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北疆部分區域及東疆局部區域可達45℃以上,吐魯番市局地可達50℃。
此次高溫過程中最強高溫時段,北疆在7月25日至26日,南疆、東疆在7月26日至27日。
在烏魯木齊,23日起將迎來35℃以上的持續高溫時段,最強高溫將出現在7月26日,其中城北最高氣溫可達42℃~45℃,城南為39℃~41℃。
自治區氣象臺提醒,7月21日至27日南疆0℃層高度快速抬升,高山地帶融雪融冰加速,發生局地融雪融冰及潰決型洪水的風險增大,需加強監測和防范。
持續高溫對居民出行、戶外作業、城市運行、人體健康等有不利影響,應積極做好防暑降溫、居民用水用電等準備工作。
文?/?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梁樂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