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市一天會產生多少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如何分類再回收利用……這些你都可以在位于烏霞山路的原九龍垃圾中轉站、如今的弋江區垃圾分類科普宣教基地找到答案。
這也是蕪湖市首家有關垃圾分類的科普宣教基地,已于本月正式對外開放,可通過圖文展示、游戲體驗、手工制作、影視播放等,生動傳播垃圾分類知識。
為響應蕪湖市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要求,立足環保改造再提升的主旨,弋江區于2021年開始籌備垃圾分類知識科普宣傳基地。綜合考察周邊地理環境,最終選定已經停用的九龍垃圾中轉站進行改建。經過總投入約350萬元、近一年的施工,往日處理垃圾的中轉站華麗轉身。9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看到,分為上下兩層、室內展區約360平方米的基地不僅設計靚麗更有內涵,通過 “認識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再生”“綠色共建”四大展廳,將日常生活垃圾從產生到處理的全過程進行了介紹。
每個展廳都各有特色。其中,“認識垃圾”展廳有一面由易拉罐、泡沫、塑料袋等日常生活垃圾堆砌而成的垃圾圍城展示墻(見上圖),看著觸目驚心。“分類回收”展廳,不僅圖文展示了現代化垃圾的回收、處理方式,還通過分類游戲互動、垃圾拆解分類回收、國內外垃圾分類處理經驗共享等電子觸控展示設備,將分類回收知識簡單化、趣味化。二樓的“資源再生”展廳更是互動感十足,在職業體驗設備,只要拍張照片,就能在電腦上體驗環衛工人、垃圾車司機、垃圾分揀操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在廢棄物創客工坊,可以發揮想象將手中的垃圾變廢為寶,做成各種手工制品;在App互聯交互平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將物品進行置換再利用。最后的“綠色共建”展廳,了解完垃圾分類法規、蕪湖市及弋江區垃圾處理成效后,還可以在放映廳里觀看垃圾分類小短片,試著“闖關”垃圾分類知識問答,正確率高的還有小禮品贈送。
目前弋江區垃圾分類科普宣教基地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點-16點),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市民可通過關注弋江區垃圾分類科教基地微信公眾號或撥打電話(0553-3866713)預約參觀。
記者 芮娟 文 許誠 攝
新聞排行
圖文播報
科普信息網 - 科普類網站
聯系郵箱:85 572 98@qq.com 備案號: 粵ICP備18023326號-39
版權所有:科普信息網 www.www44bkbkcom.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網版權所有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